哲立刻下达指令。
“林夜,组织一支精干的科研勘探小队,成员要包括顶尖的空间物理学家、引力工程师以及资深地质学家。配备最先进的隐形侦察舰和深空探测设备。任务:对‘始源休眠舱’力场外围,特别是tau-23扇区附近的空间结构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精细测绘。我要知道每一处褶皱的细节、每一个异常点的属性,看看其中哪些是自然形成,哪些…可能有人为改造或利用的痕迹。行动代号:‘织网行动’。”
“王猛,派遣最精锐的特战小队,携带重型工程装备和防御性武器,远程护航。一旦勘探队发现任何确凿的、非自然的、可能被敌人利用的空间结构(例如伪装的跳跃点、隐藏的观测哨),评估风险后,授权他们立即进行物理性摧毁或封闭!我们要主动清理掉我们家门口的‘猎径’!”
“ζ-3,θ-9,你们的任务不变,继续加速‘星芒’和‘洞察’。但同时,分出一部分精力,研究泽塔提到的‘时空平衡’概念。信息库里有相关记载吗?我们能否设计某种装置,对小型的不稳定空间褶皱进行抚平或加固?哪怕只是实验性的?”
一条条指令发出,生态舱段的力量再次被调动起来,但这一次,方向从被动防御和内部研发,转向了对外部环境的主动探索和塑造。
“织网行动”勘探队很快组建完毕,搭乘着经过特殊改装的“幽影级”侦察舰“潜行者号”,在数艘“堡垒级”护卫舰的远程掩护下,悄然驶向tau-23扇区。
这片空域远离生态舱段的主体光芒,显得格外幽暗深邃。空间背景辐射读数复杂多变,引力梯度仪上的指针时不时会发生微小的、不符合宏观天体分布的跳动。
勘探工作异常艰难且充满风险。队员们需要驾驶小型探测艇贴近那些扭曲的光线区域,投放微型空间曲率探针,有时甚至需要亲自进行舱外作业,布设长期监测设备。好几次,剧烈的空间湍流差点将探测艇卷入未知的维度。
但收获也是巨大的。通过前所未有的精细扫描,他们发现了数十处之前未被发现的、极其隐蔽的微观虫洞(仅能允许信息或极小质量物体通过),多处空间结构明显存在非自然应力痕迹(疑似被某种技术强行稳定或拓宽过),甚至在一个巨大的小行星内部,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