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防御节点炮塔部分过载冷却,需检修;无人侦查艇损毁2艘(探针-7,探针-6)】
【人员伤亡:零】
看着战报总结,控制中心内的众人心情复杂。他们成功抵御了一次针对核心区域的突袭,逼退了强大的敌人,并且奇迹般地保持了零伤亡,这无疑是一场战术上的胜利。但对手来去自如,己方连续损失宝贵的侦查资产,却连对方的底细都没摸清,这又像是一场战略上的被动。
“我们…赢了,但好像又没完全赢。”一位技术人员低声嘟囔,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战后总结会议迅速召开。
林夜首先发言:“最大的问题暴露出来了:我们的士兵和飞行员,虽然经历了【快速军事素养赋能】,掌握了操作技术和基础战术,但严重缺乏真正的实战经验。面对敌人这种非常规的、凶狠狡猾的打法,临场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力都显不足。在遭遇电子压制和自杀式袭击时,部分单位出现了短暂的慌乱。”
ζ-3补充道:“万幸的是,我们舰队和防御节点所使用的技术装备,大部分是基于天际文明遗留的尖端蓝图制造,性能卓越,护盾和装甲尤其坚固。否则,在那种强度的偷袭和自杀冲击下,不可能保持零战损。技术装备的优势弥补了人员经验的不足。”
θ-9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对手对我们的行动模式似乎有一定的预判。他们精准地利用了我们的侦查欲望,设置了陷阱。我们需要提升侦查手段的隐蔽性和反侦察能力。另外,对‘认证之环’和‘星之子’区域的直接防护等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假设敌人下次出现得更近、更突然。”
霍哲聆听着所有人的分析,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总结得很到位。”霍哲沉声道,“这一战,我们靠装备优势和主场防御之利,勉强打了个平手。但也清楚地看到了差距:一是人员缺乏实战淬炼;二是对高端隐匿技术缺乏有效反制手段;三是情报获取能力被对方压制。”
霍哲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所以,下一步工作重点明确:
第一,由王猛和林夜牵头,立即制定并执行高强度、贴近实战的对抗训练计划,模拟各种极端情况,特别是电子战环境和突发遭遇战,让所有战斗人员尽快适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