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大唐影业,办公室内。
长条沙发上,头发花白,身材清瘦的刘何平,正在默默品茗着手中的茶水,眼神却始终放在了侧面的陈秀身上。
陈秀坐在单人沙发上,翻阅着已经完稿的《秦王破阵曲》剧本,眼中流露出来的情绪,尽是对成品的满意。
他自己书写的剧本内容,仅限于李世民打仗期间的故事.
对于打仗之外的其他故事线,如李渊在长安城内的各种小动作,还有窦建德、王世充这两位重要配角的故事,他也只能从史料记载中摘录。
但是,这种摘录,不过是对历史的照本宣科,算不得故事。
想要有戏剧效果,就得赋予人物以性格、台词。
这部分工作,陈秀交给了擅长于历史题材的大牛人物刘何平,让他书写李渊、窦建德、王世充的故事线。
刘何平作为历史学家,并且成功写出了《大明王朝》、《北平无战事》等优秀作品的剧本,自身的编剧能力早已获得了业界认可。
核对完他所书写的故事线,陈秀感觉非常满意。
合上剧本,陈秀道:“刘老师,这份剧本的完成度非常高,咱们就直接把初稿交到光电审核吧。”
听到这话,刘何平连忙将手中的茶杯放下,脸上也露出了放松的微笑。
“陈总,你觉得,我编写的这部分剧本合格了,是吗?”
“当然!历史文戏这一块,相信国内没有哪个编剧的水平,能比得过刘老师了。”
“过奖了,我也就文戏编辑能够拿得出手……”
刘何平摆了摆手,然后面露感慨的看着陈秀:“真没想到,你能把李世民的戏份,写的如此有血有肉。”
“呵呵,我也只是看书有感而已。”
陈秀随口应承道,他虽然有李世民的人生体验,但编写的剧本内容大部分都是根据现存的史料书写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剧本能够顺利过审,不至于被卡。
拥有原主的人生体验,也让陈秀书写的故事更加真实,更能触及人心,这也是让刘何平心生感慨的原因。
不过,站在专业的角度,哪怕刘何平对于陈秀编写的故事很受感触,他还是能从客观的视角,对这份剧本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
“陈总,虽然你编写的剧本内容质量非常好,但所站的角度还是偏向于赞扬李世民的,后半部分的《玄武门之变》剧本,几乎就是站在李世民的角度去编写的。”
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