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二百零一章 海总宪,朕有个主意(9 / 14)

几个大巴掌,接下来要做的是还田,很多的缙绅、举人、进士、官员的田亩是严重的超过了标准,现在给了足俸,下一步就是大巴掌了。

    这是完全可以预料的事儿,王国光在奏疏中,没有丝毫掩盖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王国光岌岌可危的户部尚书地位,再次稳固了起来。

    王崇古是决计不会提这种谏言的,他只会想办法赚钱,让他对缙绅发动冲击,王崇古是不敢的,他自己也清楚,他就是个不弘且毅的小人罢了。

    这种冲锋陷阵的活儿,还是得张居正、王国光、谭纶来。

    工部奏禀,修的不大好的先帝皇陵的地面建筑,已经重新修了一遍,看起来有了几分模样,至于地下部分,为了不惊扰先帝,就没有再动了,修缮一共花费了十二万两白银,除了修缮地面建筑,还把之前缺少的建筑补建了。

    至此,隆庆皇帝的皇陵,全部修缮完毕。

    工部尚书朱衡就是在这件事倒了大霉,郭朝宾修的时候,真的是尽心竭力了。

    万士和提了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那就是西南的改土归流,世袭土官死亡后,朝廷不再令其世袭,而是改为派遣流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西南民乱,这次的罗旁山民乱,就是瑶民。

    改土归流这个活儿,从洪武年间一直进行到了万历年间,后来建奴坐大,朝廷就再也顾不上西南了。

    万士和再次肯定了黔国公府对西南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请皇帝恩赏黔国公府以表达亲亲之谊。

    黔国公府,民间都叫沐王府,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这的确是亲亲之谊,而不仅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