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倒持泰阿(2 / 8)

是拍港式黑帮片和警匪片的导演,这次忽然改编内地经典名著《聊斋》,被很多港台人批“向内地文化靠拢”。

    《画皮》开机之前,有位港台制片人公开批评,“陈嘉尚把港片的魂丢了,拍成了央视正剧。”

    什么是港片传统特色?他们习惯了快节奏、强类型、低成本的模式,代表人物如徐客和王胖子。

    内地制片不一样,大场面、大手笔、大制作,要景有景,要场地有场地,要人有人,要票子有票子,导演拍着也过瘾。

    拍摄周期动辄几个月,制作过程按年算,拍摄成本以千万为单位。而港片呢?平均成本不足五百万元。

    这些还不算什么,陈嘉尚破坏了港台制片的潜规则。

    以前港台拍片也好,合拍片也好,必用港台男主,内地演员要为港台明星抬轿子做配。

    这次陈嘉尚很大胆,弃用港台明星,五大主要演员,除了甄子丹之外,全部都是内地演员。

    湾湾那边有投资人推荐林心如饰演佩蓉,被陈嘉尚拒绝,引发台媒强烈不满。

    现在那边还有很多负面消息,指责《画皮》选角,谴责导演陈嘉尚,批评刘弈菲演不了狐狸精,批评范小胖怎么能演贤妻。

    本来还有人批评刘景演不了将军,随着《圣火令》和《投名状》上映,这种声音渐渐微弱。

    除了艺人之外,特效、服装、制作等等,全部用的内地公司。

    香江电影工会提出抗议,合拍片抢走了本地人才,大量港台影视从业人员跟着北上,导致本地制片无人可用。

    之前陈嘉尚和刘景喝酒时,曾感慨,“港片野蛮生长的时代要结束了,电影业又一次的黄金时代即将降临。我不知道这次是不是错了,但不踏出这一步,永远不知道对还是错。我希望是错的,更希望是对的……”

    刘景认为陈嘉尚分析的很对,作为勇敢踏出这一步的第一人,刘景对这位导演很欣赏。

    他已经向陈嘉尚抛出了橄榄枝,嘉禾需要这样的导演。

    随着《圣火令》的成功,嘉禾这面即将倒下的旗帜,重新树了起来。

    2008年是奥运年,是世界重新认识华夏的一年。

    嘉禾雄心勃勃,各项计划蓄势待发,部门推倒重来,院线全面升级,也是电影业重新认识嘉禾的一年。

    “放心吧!春秋挑几个电影院,到时候我包场。”刘景承诺。

    “额!春秋时代广场那家旗舰店,我觉得就不错。”陈嘉尚笑眯眯。

    “再见!”

  &nb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