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附故事两则(2 / 5)

>

在?有化学大类的读者吗?教教我怎么建个化肥厂。

再或者,在关中和陕北、宁夏一带大搞林业建设,抵御水土流失。

印刷术能弄。

推广阿拉伯数字、拷打太子学习物理、函数、微积分,教度支三司及司农寺等经济部门的官员求求对数表啊,整整数理统计、空间几何……也可以搞哈哈。

石油与矿产的分布与辨识,简易蒸汽机,这些也不难。

不着急。

书中这个节点还处于求生存的阶段,别看李圣人日新月异,一个不慎就会翻车。

还得忙几年才考虑治世。

四,太子问题你怎么考虑的?难道继续玄武门继承法?

答:先说结论。

老子英雄儿子狗熊是普遍现象。

仅以我的体验——三户之内,必有儿女不成器。

教儿子不要早恋,儿子高中偷吃禁果,霸凌同学,欺负同桌。

让女儿别当烂裤裆,女儿谈个男朋友就给睡。

让儿女这样,儿女偏要那样,还要教训你:“你不懂!”

对父母的教育阳奉阴违、貌恭敬而心不服的儿女广泛存在。

主角的儿女不成器是大概率事件,考虑到李圣造人行动从不松懈,故推为必然事件。

各位跟老父亲闹过矛盾吗,肯定的,而且不止一次。

把老母亲气哭、气昏过吗,必然的。

包括我。

故,主角的儿女不成器,总有那么竖子仗着娘舅母族或者自作聪明跟他机关算尽打擂台也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一窝全是孝子,那是童话。

何况涉及到皇位。

另外,继承人所继承的局面是也不一样。

所以太子是谁,还有得说法。

而我呢,就基于以上我的推论设计推导剧情。

五,你这书里,大头兵怎么出口出章,那么高的文化水平?

答:你们是拿对宋、明、清丘八的印象去套唐军了吧。

这里解释一下原因。

一,所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代,军人还不是后世被人排斥、厌恶的职业。

在募兵形势下,加入军队的既有破产农民、世家贵族子弟、小地主,也有投笔从戎的士子,甚至还有和尚、乞丐、逃犯。

王建,偷牛贼。

钱鏐麾下的顾全武,觉得当和尚没前途,当兵,结果从一介大头兵奋斗到官至太保。

李罕之,更是个传奇。

少年时当儒士,志在考进士。

读书读不进去,落为僧,一次游方到汴州,在城门口从早到晚蹲了一整天没要到饭吃,大怒!

乃掷钵于地,毁僧衣,亡命为盗。

土匪当腻了,又当兵。

成汭,先是逃犯,复为和尚,再为马贼,再当兵。

韩建,衙兵世家。

一句话,军人来源复杂。

你随便揪个大头兵,是文盲不稀奇,但人家跟你聊起历代政治得失,你也不要惊讶。

其次,对于祖辈世代从军的武夫。

以这会武夫的从军待遇,家庭条件都不差,弹弹古筝,画个画,读读诗词歌赋,大多数都玩得起。

王师范老子王敬武,淄青小校。

但你看王师范的文化水平,几个读书人赶得上他?

不要因为他是武夫,就认为他是文盲,就天然的把他们和文化人对立开来。

事实上,我阅读两唐书、资治通鉴,很多大头兵的兵变方案、兵变言、即兴演讲能力令人震惊,其思维缜密、语言犀利、对政治的认识,完全和之前汉魏南北朝、宋元明的军人是两个物种。

换个时髦的词——属于高学历武夫。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