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实用教育,理念争锋(2 / 3)

楚楚,不至于被人占了便宜还不知道。”

“甚至啊,还可以请柱子、铁牛他们,得空了也去学堂里,给娃儿们讲讲那木匠、铁匠的粗浅手艺,或者让花儿她们,说说那纺织印染的道道儿。”

“这样一来,就算娃儿们将来考不上功名,那也能凭着学到的这些本事,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受穷,不受欺负!这难道不是好出路?”

张大山这番话一出口,堂屋里头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那些原本还想着让自家娃儿“一步登天”的村民们,脸上都露出了几分思索和……那么点不甘心。

“张先生,话是这么说不假……”那张铁柱还是有些犹豫地开口道,“可这……这学那些个工匠农活的,能有啥大出息啊?还不是一辈子在地里头刨食?哪有当官老爷威风?”

“就是啊,俺们就盼着娃儿能念出个名堂来,将来也能当个官老爷,给咱们老张家光宗耀祖呢!”另一个村民也附和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执拗。

张大山看着他们那副模样,心里头也晓得,这老祖宗传下来的念头,不是他三言两语就能轻易改变的。

他耐着性子解释道:“各位叔伯,俺不是说不让娃儿们考功名。俺家小山不也正奔着这条道儿去吗?”

“要是真有那读书的料,像是俺家小山那样,那自然是倾全家之力,也得供他往上考。”

“可这科举的路,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考出来的,能有几个?咱们村能出一个小山,那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咱们不能把所有的指望,都押在这上头不是?万一娃儿不是那块料,硬逼着他去念那些个听不懂的经文,那不是耽误了他吗?”

“再说了,这行行出状元。难道说,咱们这会种地的,会打铁的,会织布的,就比那些当官老爷的低人一等了?”

“俺看着,只要能凭自个儿的本事,把日子过好了,让家人吃饱穿暖,那就是最大的出息!比那些个只会动嘴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强多了!”

他这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也让那些原本还有些不服气的村民,渐渐地低下了头。

是啊,张先生说的在理。

这科举的路,哪里是那么好走的?

他们青石村祖祖辈辈,也没出过几个正经的读书人。

与其把那点不多的家底都耗在那虚无缥缈的功名上,倒不如学些实实在在的本事,把眼前的日子过好来得实在。

更何况,这张先生自个儿,不就是凭着那些“不入流”的工匠农活本事,才带着全村人过上了如今这好日子的吗?

周文轩在一旁听着,心里头也是感慨万千。

他虽然也是读书人出身,可这些日子在青石村的所见所闻,也让他对岳父大人这番“实用教育”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

他站起身,对着众人说道:“各位乡亲,岳父大人所言极是。”

“这读书明理,固然重要。可这安身立命的本事,却更是不可或缺。”

“文轩不才,往后在学堂里头,除了教导孩子们识文断字之外,也会多讲授一些关于农事、算学、以及浅显的格物致知的道理。”

“比如那《青石农录》上的种植法子,还有那算盘的用法,我都会慢慢教给孩子们。”

“争取让咱们青石村的娃儿们,都能成为既识文墨、又懂实务的有用之才!”

有了张大山和周文轩这翁婿俩的一唱一和。

村民们心里头那点对“四书五经”的执念,也渐渐地淡了不少。

他们开始明白,这读书啊,不光是为了当官老爷。

更是为了能睁开眼睛看清这个世道,为了能用自个儿的双手,把这日子过得更明白,也更有滋味。

于是,青石村的蒙学堂里头,那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