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名师磨砺,望闻问切(2 / 3)

采集和炮制工作。

药王山上,遍地都是宝。

可那些真正有奇效的珍稀药材,往往都生长在最险峻的悬崖峭壁之上,或者最幽深的密林毒瘴之中。

丫丫每日里都得背着沉重的药锄和竹篓,跟着师父或者其他几个早入门的师姐。

翻山越岭,攀岩附葛,去采集那些沾染着晨露和天地灵气的仙草灵药。

有时候,为了采摘一株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千年石斛”。

她甚至得冒着生命危险,将自己用粗壮的藤条捆在腰间,由师姐们在上面拉着,一点点地,从那万丈悬崖之上,将她缒下去。

那份惊险和刺激,是她以前在青石村,连想都不敢想的。

采回来的药材,还得进行最精细、也最耗时费力的炮制。

清洗、筛选、切片、晾晒、蒸煮、煅烧、酒炙、醋浸……

每一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炮制方法和火候要求。

稍有不慎,那好好的药材,就可能变成一堆无用的废物。

秦仙姑对此,要求是极其严格的。

丫丫常常会因为一点小小的疏忽,比如火候没掌握好,药材的切片不够均匀。

而遭到师父毫不留情的斥责和惩罚。

除了这些繁重的体力活和枯燥的药材炮制之外。

每日里,丫丫还得抽出大量的时间,去背诵那些比《三字经》还要拗口难懂的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古奥的文字,玄妙的理论,那些充满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的深奥学问。

常常让她看得是头昏脑胀,叫苦不迭。

可她却从未有过半句怨言,也从未想过要放弃。

她知道,这药王山,便是她梦想开始的地方。

这秦仙姑,便是她命中注定的恩师。

她将父亲临行前的嘱托,和自己当初立下的誓愿,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每日里,将那些难懂的医理药性,都死记硬背下来,再慢慢地,去理解,去消化。

她还会将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疑问,从书本上看到的一些新的心得。

都仔仔细细地记录下来,一有机会,便会虚心地向师父或者师姐们请教。

秦仙姑虽然平日里不苟言笑,对弟子们也要求严苛。

可骨子里,却也是个惜才爱才之人。

她见丫丫这般勤奋好学,悟性又高,心里头也是暗暗欢喜。

对她的教导,也比对其他几个弟子,更多了几分耐心和倾囊相授。

她不仅会亲自指点丫丫如何辨识那些最是珍稀罕见的药材。

还会手把手地,教她如何运用那些看似普通、却又蕴含着无穷奥妙的针灸之术,去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更重要的,她开始系统地,向丫丫传授那被誉为中医四诊之首的——切脉之法。

“丫丫,你记住。”秦仙姑的声音,依旧是那么的清冷,却也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医者父母心,望闻问切,乃辨证施治之根本。”

“其中,尤以切脉最为精妙,也最为艰难。”

“人之脉象,如江河湖海,千变万化,暗合天地阴阳,对应脏腑盛衰。”

“浮、沉、迟、数、滑、涩、弦、紧……每一种脉象,都昭示着不同的病机,也预示着不同的吉凶。”

“你要想真正学好这门手艺,就必须得静下心来,沉下气去。”

“用你的指尖,去倾听,去感受,去与那病患的气血,进行最直接的对话。”

她让丫丫伸出三根手指,轻轻地搭在自己那略显干瘦的手腕之上。

“你且仔细感受,老身的脉象,是何模样?”

丫丫屏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