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公仓初实,众议兴村(2 / 4)

粮。

“这两个月下来,刨去给那几个轮流在磨坊看顾的小子们的月例粮食,还有平日里磨坊添置桐油、麻绳、修补些小家伙什的零碎开销。”

“咱们这磨坊,净入账的粮食,就有足足五千三百多斤!其中大多是麦子和稻谷,也有不少粟米和豆子。”

“铜钱呢,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有个十五六贯了!这还不算那些外村人送来的、说是孝敬张先生您老的土产和谢礼呢,那些俺们都另外给您记着,没敢入公账。”

钱大爷一边说着,一边用那干瘦的手指,颤巍巍地指着账簿上的数字,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张河也在一旁连连点头,黝黑的脸上充满了对张大山的敬佩和感激:“是啊,张先生,这可都是托了您的福啊。要是没有您建起这座神仙磨坊,别说挣钱了,咱们青石村现在怕是还在为那点磨米磨面的事儿愁白了头呢。”

张大山接过账簿,仔仔细细地翻看了一遍。

钱大爷和张河记录的这账目,虽然简单,但也还算是清晰明了,每一笔进出都有据可查,日期、事由、经手人也都写得清清楚楚。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钱大爷,河子兄弟,这可不是俺张大山一个人的功劳。”他笑着说道,将账簿又递了回去。

“这磨坊,是咱们全村人一起出力建起来的。这笔收入,也是咱们大家伙儿共同的财富。你们二位能把这账目管得这么清楚明白,也是费心了。”

“如今,咱们村里也算是有了点像样的家底了。俺琢磨着,这笔钱粮,该如何使用,如何才能让它给咱们村带来更大的好处,也该跟大家伙儿好好商量商量,集思广益,拿出一个章程来。”

于是,一场围绕着“村里公中的钱粮该咋个使唤”的村民议事会,便在张大山的主持下,在村里那片刚刚平整出来不久的、准备将来用作“村民议事兼活动”的公共场院上,热热闹闹地召开了。

张大山依旧是站在场院中间一块临时搭起来的、用几块大石头垫高了的“台子”上,声音洪亮地说道。

“各位叔伯婶子,兄弟姐妹,今儿个把大家伙儿请来,主要就是想商议一下,咱们村这水碓磨坊,这两个月来给大家伙儿带来的这第一笔‘公中共有的钱粮’,到底该怎么花,才能花在刀刃上,才能让它像那会下金蛋的母鸡一样,继续给咱们青石村,带来更多的好处,让咱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他先是让钱大爷,当着全村人的面,将那本账簿上的主要收支项目,一五一十地,大声念了一遍。

当听到光是这两个月,刨去所有开销,村里竟然就能净赚五千多斤粮食和十几贯铜钱时,整个场院上,都爆发出了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和压抑不住的惊喜议论声。

张大山摆了摆手,示意大家伙儿稍安勿躁,场面才渐渐安静下来。

“这笔钱粮,看着是不少。可咱们村里需要用钱用粮的地方,也还多着呢。”

“依俺看,这笔钱粮的用处,咱们可以从这么几处来合计合计,也请大家伙儿都敞开了说,有啥好主意都别藏着掖着。”

他伸出手指,开始一条条地分析起来,也引导着村民们进行讨论。

“头一条,也是最要紧的,就是要拿出一部分来,做咱们村的‘公中共用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比如,咱们村那几条出村的土路,虽然去年也简单修整过,可一下雨还是泥泞不堪。咱们是不是该想法子,用从河道里清出来的那些石子和沙土,给它好好地修整修整,至少铺上一层能经得住雨水冲刷的、更平坦耐用的石子路面?这路通畅了,咱们往外运东西或别人进村来,都方便不是?”

他这话一出,立刻就得到了不少需要经常外出的村民的响应。

“再比如,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