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药材加工,提升价值(2 / 3)

,严格的分级(按大小、年份、品相区分)。

甚至,像三七这种略带微毒、需要特殊处理才能更好发挥药效的药材,书中也有提及简单的蒸制方法。

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却蕴含着提升药材价值的关键。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粗放处理了。

必须拿出对待珍宝的态度,来对待这些来之不易的收获。

张大山下定了决心。

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正在帮他整理药材的石头。

“石头,你看这些黄芪,虽然咱们挖了不少,但大小不一,泥土也没清干净,就这么拿去卖,怕是卖不上好价钱。”

“咱们得想法子,把它们弄得更‘齐整’、更‘干净’、更‘像样’一些。”

石头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用力点头:“爹,你说咋弄,俺就咋弄。”

于是,一场围绕着药材加工、提升价值的新的家庭劳作开始了。

张大山首先将重点放在了数量最多、价值也最高的黄芪上。

他让石头和铁牛一起,将所有晾干的黄芪根都搬到光线好的地方。

然后,他亲自示范,教他们如何用软毛刷(用兽毛自制的)和微湿的布巾,小心翼翼地清理掉根茎表面附着的泥土和杂质。

“记住了,不能用水大冲大洗,会把药性冲跑了。要一点点擦,一点点刷。”

他反复叮嘱。

父子三人耐着性子,将每一根黄芪都仔细清理干净,露出其原本的黄褐色泽。

清理干净后,便是分级。

张大山按照根茎的粗细、长短、色泽、以及他判断的大致年份,将黄芪分成了上、中、下三等。

上等的,自然是那些粗壮饱满、颜色深黄、质地坚实的“大家伙”。

中等的,则是大小适中、品相尚可的。

下等的,就是那些细小的根须、或者形态不佳、颜色偏淡的。

分级之后,便是最考验技术的切片环节。

张大山取出那把新买的、磨得锋利无比的开山斧。

他拿起一根上等黄芪,固定在特意找来的平整木墩上。

深吸一口气,运足臂力,手起斧落。

“咔嚓。”

一声脆响。

黄芪被整齐地切断。

断面平整,呈现出清晰的“菊花心”纹理和淡黄色的光泽。

但这还不够。

他要切的是斜片,也就是所谓的“马蹄片”。

这需要精确的角度和力道控制。

他调整了一下姿势,再次下斧。

这一次,斧刃沿着一个倾斜的角度切下。

一片厚薄均匀、状如马蹄的黄芪斜片便应运而生。

“就是这样。切出来的片要薄厚均匀,形状规整,断面光滑。这样的药材,药铺才喜欢收,价钱也高。”

他将切好的样片递给儿子们看。

铁牛和石头都看得啧啧称奇。

切片的工作主要由张大山和力气大、手也渐稳的铁牛负责。

石头则在一旁负责传递、整理切好的药片,并学着父亲的样子进行二次筛选。

这项工作极其枯燥,且非常耗费体力。

坚硬的黄芪根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切动。

还要时刻注意保持切片的均匀和规整。

一天下来,父子三人都累得胳膊酸痛,虎口发麻。

但看着那一片片码放整齐、散发着浓郁药香的黄芪片,成就感油然而生。

处理完黄芪,张大山又将目光投向了那些黑乎乎、疙疙瘩瘩的三七。

他记得书中提过,三七需要经过蒸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止血、活血”的功效。

他决定尝试一下。

他让王氏将家里那口缺耳朵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