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京济线”
修到一半就成了断头路,那还有什么意义?
然而没等他们从这个坏消息中缓过神来,张柱子又将红杆指向了另一幅“京武线”
的舆图。
“相比于黄河天堑‘京武线’的难题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见那条通往南方的红线在行进到一半时,被一片连绵不绝的、用深褐色标注的巨大山脉拦住了去路。
“太行山脉。”
张柱子缓缓吐出四个字。
“此山脉东西连绵八百里南北纵横上千里,山势之险峻乎想象。
我们的勘探队仅仅是进入外围便已折损了数人。”
“我们曾设想过两种方案。
第一绕行,但经过计算若要从太行山脉的北端或南端绕行,整个‘京武线’的里程将增加三倍以上,工期和耗资也将成为一个天文数字,这在经济上是完全不可行的。”
“第二翻越,但太行山主峰一带海拔动辄千丈,坡度之大远非我们现有的‘开拓者’型蒸汽机车所能攀爬。
强行翻越只有车毁人亡一个下场。”
他收回长杆对着皇帝和满朝文武深深一躬。
“所以微臣得出的最终结论是:‘京济线’与‘京武线’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均无法建成。
铁路的扩张遇到了我们无法克服的难题,恳请陛下与诸位大人重新审议此项国策。”
整个议事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两个接踵而至的噩耗给砸懵了。
他们本以为解决了钱的问题扫清了政治上的障碍,铁路的修建便是一片坦途。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真正阻挡在帝国面前的,是来自大自然最原始最冷酷的挑战,是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是那连绵不绝的群山。
这些是用再多的钱也填不平的鸿沟。
一股悲观的情绪迅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难道帝国的铁路雄心真的就要止步于此了吗?难道大宁终究只能被这山川地理分割成一个个孤立的板块吗?
就在这股压抑的气氛达到顶点之时,一个沉稳的声音缓缓响起。
是张大山。
从会议开始他就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儿子的汇报。
此刻他缓缓站起身走到了舆图之前。
他没有去看那些忧心忡忡的大臣,而是用一种欣赏的目光看着舆图上那两条被截断的红线。
“柱子你做得很好。”
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你的勘探报告非常详尽非常精准。
能勇敢地指出问题而不是粉饰太平,这才是格物院学者才是我张家的儿子该有的风骨。”
张柱子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激动。
张大山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即转身面向众人,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足以安定人心的磅礴力量。
“诸位都觉得这是绝路是吗?”
他环视一圈继续说道:“在我看来这非但不是绝路,反而……是一条通往更强盛未来的必经之路!”
“黄河是天堑没错,大山是阻碍也没错。
但我们为何要用旧的眼光来看待新的问题?我们为何要被传统的思维束缚住手脚?”
他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起来如同出鞘的利剑。
“河流湍急地基松软传统的桥墩站不住,那我们就让桥梁……飞过去!”
“山脉高耸火车爬不动,那我们就让路……从山的心中穿过去!”
飞过去?穿过去?这些天马行空般的词语让在场的大臣们更加云里雾里。
张大山没有再过多解释,他知道说得再多也不如做出来有用。
他直接面向皇帝朗声说道: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