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的“三排交叉热铆法”
,打造出了一个,比“青石一号”
的锅炉,还要再庞大上三倍的……巨型船用高压锅炉!
而另一边。
一个由格物院算学系和物理系的高材生们,所组成的“理论小组”
,则在张大山的亲自指导下,开始攻克第二个难题——海水腐蚀!
在经历了数十次的失败之后,一个天才般的、源自张大山后世记忆的构想,被成功地,付诸了实践!
——“闭式循环冷却系统”
!
其原理,巧妙到了极点!
他们,不再,将腐蚀性极强的海水,直接,引入蒸汽机的冷却系统。
而是,在船体之内,建立了一套,完全封闭的、由大量的、细密的“紫铜管”
组成的、独立的“淡水循环管道”
!
这套管道,负责,将宝贵的淡水,送去,冷却那高温的气缸。
而被加热后的淡水,则会,流经一个,巨大的“热交换仓”
。
在这个仓室内,冰冷的海水,会被另一个水泵,源源不断地,抽上来,再排出去!
海水,会带走淡水管道的热量。
而淡水,则会在被冷却之后,重新,返回气缸,进行下一次的循环!
如此一来,与蒸汽机核心,直接接触的,永远,是干净的淡水!
而腐蚀性强的海水,则永远,被隔绝在了那套,由更耐腐蚀的紫铜所打造的、独立的“热交换系统”
之外!
……
当这两大难题,都被成功攻克之后。
最后的,也是最复杂的“动力传动”
系统,也正式,进入了制造阶段!
那是一套,由上百个,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精密齿轮,和数根,长达数丈的、由最坚韧的合金钢,一体锻造而成的巨大传动轴,所组成的……“多级减增扭齿轮箱”
!
其加工的难度,其咬合的精度,都达到了这个时代,工业制造的……最顶峰!
……
三个月后。
热机司,那座最大的、专门用来测试成品的工房之内。
一台,崭新的、比“青石一号”
,还要再庞大上数倍的、充满了狰狞的机械美感的……“烈马一号”
船用蒸汽机,终于,被组装完成!
它,被牢牢地,固定在了一个,由巨石和钢铁,所打造的巨大测试台之上。
在工部尚书刘庸,和张大山父子的,亲眼见证之下。
它的第一次,也是最关键的……点火测试,正式开始!
炉火,点燃!
压力,攀升!
当那压力计的指针,稳稳地,指向了一个,足以让任何旧时代工程师,都为之疯狂的恐怖刻度时!
铁牛,亲自,拉下了那控制着总阀门的……启动拉杆!
“吼——!
!
!
!
!
!
!”
一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更加沉闷,更加雄浑,更加充满了爆炸性力量的……巨兽咆哮,响彻了整个山谷!
那巨大的、比水缸还要粗的活塞,在气缸内,开始进行着,令人心悸的、充满了力量感的往复运动!
巨大的飞轮,被带动着,疯狂地旋转!
而那套复杂的齿轮箱,则出了一阵阵,清脆而又悦耳的“咔咔”
声,将那狂暴的动力,平稳地,输向了测试台的尽头——一个,连接着巨大水力刹车的输出轴!
它,平稳地,运转了一天!
又,运转了,三天!
整整七天七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