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村学兴盛识字热潮(2 / 3)

也都量力而行,凑上那么一点。”

“有力气的呢,也别闲着,都搭把手,争取早日把这新学堂给它盖起来!”

村民们一听说要扩建学堂,那热情,可比先前盖自家屋子还要高涨。

“张先生说的是!

这娃儿们念书的事儿,可是顶顶要紧的!”

“俺家虽然穷,可也晓得这读书的好处!

俺出五十文钱!”

“俺家出两袋子粮食!”

“俺家没钱没粮,可俺有的是力气!

这盖学堂的活计,俺包了!”

一时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整个青石村都为了这扩建学堂的事儿,忙活了起来。

张大山亲自选了址,就在村子中央那片原先的打谷场旁边。

那地方宽敞平整,日头也好。

他又照着自个儿的琢磨,画了新学堂的图样。

比先前那老祠堂,可是要大了好几倍,窗户也开得又高又大,保证那屋里头亮堂堂的。

还特意隔出了几间小屋子,给周文轩和将来可能请来的其他先生当歇脚备课的地儿。

院子里头,还打算种上几棵槐树,夏天里也能给娃儿们遮遮阴凉。

这新学堂,自然是用那最好的青砖大瓦来盖。

村里的泥瓦匠和木匠们,也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把那活计干得是又快又好。

没用上一个月,一座崭新的、气派的青石村蒙学堂,便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拔地而起了!

新学堂落成那天,整个青石村都跟过节似的。

家家户户都领着自家娃儿,穿上浆洗干净的衣裳,来到这新学堂前头。

看着那高高的砖墙,亮堂堂的窗户,还有那宽敞的院子。

一个个都乐得是合不拢嘴。

“哎哟,这新学堂可真是气派啊!

比那镇上的学堂也差不了多少了吧?”

“往后啊,咱们村的娃儿们,就能在这亮堂堂的屋子里头念书了,那福气可真是不浅啊!”

张大山又让柱子,赶制出了一批崭新的、高矮大小都合乎娃儿们身量的课桌椅。

一排排,一行行,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宽敞的学堂里头。

他还特意在学堂的一角,弄了个小小的“图书角”

把那几本抄录好的《青石农录》和《青石药录》,还有周先生从小山那里借来的几本蒙学读物。

都仔仔细细地摆放在一个小小的木头书架上,供那些个好学的娃儿们随时翻看。

这新学堂一开张,村里头那些个先前还在犹豫、或者因为家里头忙活顾不上的适龄娃儿。

如今是一个不落地,都被自家爹娘给送了进来。

甚至,还有些个十三四岁、十四五岁,早就过了开蒙年纪的半大孩子。

也红着脸,羞答答地,跟着那些个小不点儿们一块儿,坐在学堂里头,听周文轩讲那“人之初,性本善”

周文轩看着这满当当一屋子的娃儿,心里头也是说不出的欢喜和感慨。

他教了一辈子书,还从没见过哪个村子,能有这般浓厚的向学之风。

他教起书来,自然也是更加尽心尽力了。

不仅把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个蒙学经典,都掰开了揉碎了,讲得是生动有趣。

还照着张大山的意思,在课余的时候,教那些个大点的娃儿们,认认算盘,学学简单的加减乘除。

说是往后无论是种地、做买卖,还是管家过日子,那都离不开这算术的本事。

娃儿们呢,也争气。

如今这日子好过了,肚子里头有食了,身上也穿暖了。

那念书的劲头,自然也就更足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