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她鼓励大家伙儿,都把自己瞅着顺眼的,或者觉着有意思的纹样,都给它记下来。
然后,再试着,把这些个从书上看来的“雅致花样”
。
跟咱们青石村自家那些个带着乡土气息的“实在景致”
,给它巧妙地,融合融合。
看看能不能也弄出些个既好看,又带着咱们青石村自个儿味道的新花样来。
她这话一出口,可就真是打开了那些巧妇们的心窍了。
是啊,这书上的花样再好,那也是旁人家的。
咱们青石村,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鸡有鸭,有鱼有虾。
咋就不能把这些个自个儿天天瞅见的东西,也给它织到布上去呢?
于是乎,一场围绕着“纹样创新”
的“头脑风暴”
,便在这小小的布坊里,热热闹闹地展开了。
那张河家的婆娘,平日里就喜欢在自家院子里种些瓜果蔬菜。
她瞅着那画册上的“缠枝莲”
好看,便琢磨着,能不能把那莲花,换成咱们青石村夏天里开得最是热闹的南瓜花?
再把那缠绕的藤蔓,换成那带着毛茸茸小刺的黄瓜藤?
旁边再点缀上几只飞舞的小蜜蜂,或者几只趴在叶子上晒太阳的绿蝈蝈?
这“瓜瓞绵绵,生生不息”
的彩布,要是织出来,那寓意,可不比那“缠枝莲”
差吧?
还有那钱大爷的儿媳妇,她娘家是清河边上的,打小就跟着爹爹下河捕鱼。
她瞅着那“双鱼吉庆”
的图案,便想着,能不能把那两条肥硕的鲤鱼,换成咱们清河里最是常见的、那活蹦乱跳的青脊梁大草鱼?
旁边再配上几根随风摇曳的芦苇,几朵出水芙蓉般的荷花?
这“年年有余,河清景明”
的彩布,那瞅着,也喜庆,也实在啊。
就连那些平日里不怎么言语的年轻姑娘们,也都七嘴八舌地,贡献着自个儿的巧思。
有的说,可以把村口那棵老槐树,还有那树底下玩耍的娃儿们,给织上去。
有的说,可以把春天里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还有那秋天里金灿灿的稻穗子,给它弄到布料上。
还有的说,干脆就把咱们张先生明的那些个神仙似的曲辕犁、水磨坊,也给它织出来,让外头的人都瞅瞅,咱们青石村的能耐。
一时间,各种各样稀奇古怪、却又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的“新纹样”
,如同那雨后的春笋一般,从这些巧妇们的心尖尖上,一个个地冒了出来。
花儿和周文轩,在一旁听着,也是又惊又喜。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些平日里只知道埋头干活的农家妇人。
一旦这脑子里的那根弦给它拨动了,那迸出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竟然是如此的惊人。
周文轩更是连忙铺开纸笔,将这些个宝贵的“民间智慧”
和“原创设计”
。
都仔仔细细地,用文字和简笔画,给它记录了下来。
他知道,这些,才是真正属于“青石布艺”
的、独一无二的灵魂和财富。
接下来几日,花儿便领着这些个充满了创作热情的“设计师”
们。
开始将这些“纸上谈兵”
的奇思妙想,一点点地,落实到那嗡嗡作响的织机之上。
虽然,也还是会遇到不少的困难。
比如,有些个图案太复杂了,那提花的综片就得重新编排,费时费力。
有些个颜色搭配太跳脱了,染出来的效果,就有些……不那么尽如人意。
可大伙儿那股子钻研劲儿,却是前所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