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缴粮过冬喜迎新年(3 / 4)

“另有杂役、耗羡等,折合粟米……半斗。”

“总计,丁税三百文,秋粮粟米三斗五升。”

他把那数目,一字一句地,清清楚楚地念了出来。

张大山听着,心里头也是一阵不爽。

三百文钱,三斗五升粟米。

如果对于刚开始手头没有活钱的张家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差不多要让他们这大半年的辛劳,都给搜刮去一小半了。

好在现在这些都不算什么负担。

可他也晓得,这皇粮国税,是天经地义,是平头百姓无论如何也躲不过去的。

除非能像那些个当官的或者有功名的读书人一样,享受那免除赋役的好处。

他只能强压下心里的那份不甘和无奈。

恭恭敬敬地应道:“是,草民遵照缴纳。”

缴纳完钱粮之后,剩下的粮食得好好储备起来。

其他的冬储活计,自然也不能落下。

随着天一日日变冷,这取暖的事儿,就成了头等大事。

张大山又领着儿子们进了青石山。

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在山脚下转悠了。

而是往更远、树木也更茂密的地方去。

寻那些个枯死了的,或者被风刮倒了的粗壮树木。

爷儿仨轮流挥着那把新买的开山斧,把一棵棵大树放倒、截成段。

再用牛车或者肩膀,一趟趟地运回家。

很快,牛棚外的空地上,就堆起了一座小山一样高大、足够烧上一整个冬天的柴火垛。

山上的套子,虽然不像先前那样,日日都有收获,可也偶尔能套着些野兔、野鸡啥的。

除了偶尔给家里人打打牙祭。

大多都被王氏用盐仔仔细细地腌了起来,或者风干成了肉干,留着冬天慢慢吃。

那些个完整的皮毛,也被张大山和石头仔仔细细地处理、硝制、晾晒。

准备积攒起来,等下次赵四海的商队来了,换些活钱。

秋天采挖的最后一批野山药,也被切成了片,晾晒成了山药干,方便存放。

地窖里头,还储存了一些个耐放的萝卜和白菜。

甚至,王氏还学着张大山教的法子,用家里那几个大陶缸,腌制了好几缸酸菜和咸菜。

预备着冬天里头蔬菜短缺的时候,也能换换口味。

瞅着家里渐渐充裕起来的各种储备。

粮袋子鼓了,柴火垛高了,肉干也挂起来了,咸菜缸也满了……

张家人的心里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富足感。

虽然日子依旧清贫,可至少,这个冬天,他们不用再像去年那样,在又冷又饿里头苦苦熬着了。

随着这冬储的活计都拾掇得差不多了,这年关,也就越来越近了。

这是他们分家出来之后,要过的头一个新年。

这意义,可就大不一样了。

张大山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也要让这个年,过得像点样子。

他拿出几两碎银子,交给了王氏。

“孩儿他娘,拿着这点钱,去置办点年货。”

“扯几尺红布,买点红纸,再称点肉,买点糖果点心啥的。”

“不用太省。

忙活了一年了,也该让娃儿们都高高兴兴的。”

王氏拿着那钱,眼圈又红了。

她晓得当家的不容易,这些钱,都是用汗水甚至血水换回来的。

可她也明白当家的这份心意。

这个年,对他们这个家来说,太要紧了。

她仔仔细细地盘算着,领着花儿去镇上赶了最后一次集。

她们没买那些个金贵的细棉布,而是扯了几尺颜色鲜亮、价钱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