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和尚这一番论调,朱棣听了自是更加得意了许多——朱允熥没有的命数,他有——自己可以有「太平天子之相」的!
挑了挑眉,吐槽道:“想来定是朱允熥这小兔崽子沉不住气,知道了红薯这另外一层重要用处,之前为安稳培育红薯,憋了这么许久,如今总算等到了适合祥瑞出世的时机,他一个激动便当着朝臣的面,什么都说出来了,哈哈哈哈哈!”
“说出来的话便如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
“他背后那位军师,怕是也对此无奈得很啊,报纸上可以不提起只言片语,可在场那么多朝臣,又怎么瞒得住?”
“朱允熥啊朱允熥……就算给你一个天机神算的军师,你也当不了这个大明皇帝啊。”
此刻。
朱棣顿时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至少这一波,他和道衍和尚都看不到朱允熥还能有什么胜算:他一个靠着淮西勋贵支持上位的人,没了淮西勋贵,狗屁都不是!
也是因此。
朱棣和道衍和尚都认为:这局棋,总算能翻盘了!
二人脸上都洋溢着欣慰地淡笑,彼此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仿佛紧绷了多日的弦浸提总算可以松一松,不约而同地长舒了一口气。
二人相对沉默片刻后。
朱棣不由露出一个感慨地神情,道:“其实细细想来,本王都不由有些后怕。”
“要不是朱允熥那个扶不起自己口无遮拦、急功近利,待他们在所有人都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尽得军心和民心……本王只怕真的是连一丁点机会都不会再有了……”
“朱允熥背后那个人,着实是太厉害了。居然连朱允熥那般境地,都硬生生想出来了一个谁都想不到的解法。”
“本王……总算可以一睹你的真面目了!”
说起这一点,朱棣心里虽的确有些后怕,可与此同时,他的语气里也不由得充斥着喜欢与欣赏。
要不是因为朱允熥这个猪队友。
对方大概,是真的要稳坐整个大明江山的了。
他这次的翻盘。
称之为是侥幸和运气,也不为过。
道衍和尚也看出来朱棣眼里那藏都藏不住的欢喜,目光微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心里不由有些不甘。
可他也不得不承认,朱棣这话却是一点都不假的。
要不是小皇帝太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