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便敷衍地拱了个手,匆匆而去……
“唉你……”傅友文抬手还想叫住他,可詹徽脚步极快,很快就走远了,傅友文也只能放下自己的手,垂首摇头呢喃道:“陛下他能是常人么?他做过的好事儿也好、离谱事儿也好,你看他吃过谁的瘪,受过谁的气?”
见詹徽的背影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傅友文也深吸了一口气,无功而返。
这一夜,应天府之内并不平静。
不是因为他们想到或者猜到了朱允熥即将要做的事情,纯粹是因为,朱允熥一旦要搞什么幺蛾子,都一定是大阵仗——而今日卓敬和袁泰的出现便是预兆——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翌日一早。
晨光微熹。
紫禁城午门之外,朱红紫贵,正等候着早朝的武勋朝臣们在密密麻麻地聚集此间。也好在如今天气逐渐暖和起来,众人也不用冒着严寒那么辛苦。
可即便如此,众人脸上却依旧带着凝重之色,三五成群地议论纷纷,低沉的嘈杂充斥耳边。
不过傅友文和詹徽这一次却少见地没有凑到一起。
反而,两人只不过是在不经意之间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便各自带着情绪撇开。
却在此时,一个惊呼声突然让此间安静下来。
“刘……刘学士!??”这个声音之中带着惊叹和难以置信。
众人循声望去,赫然便见一个身着蓝色官袍,须发皆是灰白的老者,挺直了身板儿朝午门的方向缓缓走来——不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刘三吾又是谁?
刘三吾虽不过正五品的官身。
可他却是当朝大儒,又统领翰林院这等文官清流所在之地,在朝中的盛望比之六部堂首等毫不逊色。
纵然他从去年开始就被停滞、禁足在家,依旧声名不减。
看到刘三吾久违地出现在视线之中。
众人顿时瞪大了眼睛:“嘶……刘学士……刘学士他不是因为和武勋们作对,触怒了陛下,惹了陛下厌弃么?”
“是啊!怎么今日又来上朝来了??”
“对啊……”
刘三吾突然出现,顿时让众人无比好奇地议论纷纷起来。
而那群一向以刘三吾这个当代大儒为首的翰林院学士、庶吉士、清流文官……则是面上露出惊喜和激动之色。
纷纷凑上前去问候起来:
“许久不得见刘学士了,刘学士近来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