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2872章 坎儿井(6 / 9)

大国军垦 大强67 4223 字 5天前

通常,末端的竖井深3-15米,中段深20-40米,顶端的深度可达100深。

    竖井的间距渐次拉长,下游约10-30米,中游为30-60米,上游60-100米。

    暗渠的宽度约0.5-0.8米,高约1.4-1.7米。

    在开挖过程中,匠人们只能依靠油灯照明并控制井道方向,使暗渠与地下潜流平行或斜交。

    这样,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就能通过暗渠不断汇集,顺坡流向下游,最终引出地表。

    叶雨泽这才知道原来坎儿井水源并不是完全来自天山的雪水,还有地下水。

    而且坎儿井是在干旱地的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

    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古代称作“井渠”。

    坎儿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不同地区的坎儿井在具体构造上均有其不同的地域特点,但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错现(小型蓄水池)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在该原理下运转的坎儿井流量稳定,且能保证井水自流灌溉。

    巴郎虽然在讲述过程中掺杂了一些神话故事,但是总得来说对于坎儿井的了解还是很深入。

    最起码让叶雨泽和肖迪,这两个对坎儿井一无所知的人,了解了它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