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他们前面,还是那些靠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那时候的教材根本不适合他们,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教材。
上基础课的时候,整个中文系学生都挤在一个大的阶梯教室里。
而他们的课本,都是老师们用手写蜡纸写出来,然后去拿去油印,字迹潦草模糊。
刚刚恢复的学术氛围,让老师们也都兴奋起来。他们也是一个个忙着查找各种资料,在做好讲义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学生们弄好教材。
这就造成了,学生们只是知道每天要上哪一门课,但是学什么却一无所知。
因为教材要到上课时候才能拿到,还是几页油印纸。
更多的时候,老师没有时间去弄教材。只是把自己的教案搞出来,然后把题写在黑板上,教学生们去抄。
学生们也很兴奋,一个新时代就要来临了。而他们是第一批大学生,似乎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这批学生里还有几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他们的一般人都知道。
所以,从一入学,他们的身边总是围拢着一群人。
那时候的人们,对于作家这个身份,是极为崇拜的。
先不要说他们写过什么,就是报纸上豆腐块大的一块文章。都足以让人们虔诚起来。
学生们常常聚成几个小圈子,大声且激情澎湃的讨论着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颇有一些指点江山的味道。
按现在的流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