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一 商税之议(陆周盟主7/10)(3 / 3)

>

这话谁说的拖出去砍了

诸多大臣出离愤怒了。

这可是把所有读书人都给骂了。

但是少数人暗暗看向了李佳诚。

他们读过焚书,知道这句话是李贽说的,其本意是批判虚伪,讲究直率。

其实没什么用。

要是李贽的思想真的可行,不至于草草收场。

或许,皇帝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李佳诚的宠爱

决定了,退朝后就去李贽的书来看,或许能投皇帝所好。

退朝。

“皇帝要开经筵”

“真的假的”

“真的,诸多朝臣都确定了。”

“明天报纸会不会刊登消息”

皇帝开经筵瞬间成了京师热议话题,甚至掩盖了朝廷即将征收商税的事。

百姓们表示难以相信。

第二天,当报纸刊登皇帝开经筵的消息,全民轰动。

到底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让皇帝听得进去

不由自主地,人们关注起了李贽。

什么“童心说”、“绝假还真”、反对“摹古”,大家不感兴趣。

但是批判孔子以及儒家,可就太刺激了。

更刺激的是“天之立君,本以为民”。

初看大逆不道,细细一品,不就是皇帝常说的“天命即民心”

不得不说,大明人很会抓重点。

在暂时无法从制度上制衡皇权的情况下,先在道德和理论上制衡一下。

当“天之立君,本以为民”深入人心甚至取代“天地君亲师”成为新的皇权理论,那么皇帝就要小心了。

但凡你不为“民”考虑,“民”就要换个皇帝了。

而皇帝要做的,是定义这个“民”。

一直以来,表面上“民”是指天下百姓,实际上“民”是有发言权的那部分人。

士绅豪强。

原因

在交通不便消息不通的年代,想把自己的声音发出去,要么自己到处跑,要么派人到处跑,而这无一不是花费颇多的。

没钱做不了。

报纸可以影响百姓观点,军中普及教育可以打破知识垄断并且军兵退伍后可以与地方豪强争夺话语权,广设学堂可以打破阶级垄断

要让“民”成为所有百姓,而不是一小撮所谓的“代表”。

这样,皇帝才能有顾虑,因为一小撮的“民”很容易被收买的。

皇帝为了自己以后不昏庸,真是操碎了心。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