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六十万石。
这仅仅是粮食,还有武器、药材、帐篷等,牛马加一倍。
考虑到牛马死亡,多准备两成。
再把裤腰带勒一截。
七百万石,再少就要哗变了。
国朝粮税的四分之一。
不能算,越算越沮丧。
所以皇帝挑安南捏呢。
安南自南北分裂后一直挺老实的,反而西南的东吁国就一直试图北上,从嘉靖时期打到万历末,近几年才略微消停了些。
单以国家安全论,其实应该打东吁。
但是东吁地处内陆,要是走海路的话,需要绕过东南半岛走马六甲。
距离远,风险大,都能克服,问题是马六甲控制权在泰西诸夷手中。
这可要拼真实力的。
国朝水师实力不够,拼不了。
反观安南地图,形如鸡腿,其中北方大腿部位,距离琼州三百里,一日夜可达。
兵力投送快,后勤运输省,这才是国朝上下盯着安南的原因。
参照这些因素,放任乌思藏自流也就在情理之中。
纵使皇帝不甘,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离开文渊阁,皇帝又逛到了枢密院。
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可以,这加班氛围
皇帝点点头,道“吩咐御膳房,各部司夜间加班值守的,送一份宵夜。”
“皇爷仁爱,百官必肝脑涂地以报”徐应元立刻送上马屁。
到了门口,卫士行礼后就要通传,皇帝阻止了他们。
看看在忙什么,别不是在骗加班费。
刚跨过门槛,一道人影冲了过来。
花养年跨步到了皇帝面前,挡住来人。
原来是俞咨皋的曾孙俞正安。
“臣失礼,陛下恕罪。”俞正安拜道。
“免礼。”皇帝抬手,问道“何事如此惶急”
“臣曾祖忽然昏迷,臣急于请太医,因此冲撞了圣驾”
“速速去”皇帝扭头说道“白广恩,你骑马去,最快速度。”
说完,冲进了里面。
一群人围着,隐约可见俞咨皋躺在椅子上,毛文龙正在掐人中。
“可有大碍”皇帝问道。
“臣拜见陛下”
“无需多礼,俞副使情况如何”皇帝问道。
“陛下,恐怕不行了。”毛文龙回道。
气息微弱,眼看着有出无进,怕是要没了。
皇帝心塞,不知道说什么好。
俞咨皋年九十一,本可以安享晚年的,结果加了个班,人没了
“陛下。”俞正安劝道“臣曾祖寿终正寝,乃喜丧,无需悲伤,臣以为臣曾祖亦不希望陛下悲伤。”
皇帝叹了口气,道“朕只可惜老将凋零,又忧愁副使空缺,懂水战、南方情况、陆战、红夷等事者本就稀少,俞副使一去,谁人可接呢”
诸人只当皇帝在开导自己,继续劝皇帝莫要悲伤。
不一刻,太医赶来。
没了。
皇帝深吸一口气,道“拟诏,追授俞大猷晋江侯,其子俞咨皋袭,追授俞咨皋枢密使,太子太保,其子孙降等袭爵,至俞正安,降袭晋江男爵。”
“臣替臣祖叩谢陛下天恩,臣必肝脑涂地以报。”俞正安拜下。
皇帝说道“卿祖大猷,平息倭乱多有功勋,实乃大国干城。
古之为将者,经文纬武,谋勇双全,能得人、知人、爱人、制人,省天时之机,察地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