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背后隐情(2 / 2)

大明伪君子 张三好 1192 字 3天前

题。

崔言拿着吏部策籍放到陈牧面前,开始给他诉苦。

“实不相瞒,为了忠义你这个官职,我生生的熬了个通宵”

他看陈牧面有讶色,随之一一解释

“你之前被受鸿胪寺少卿,旨意上并未写明是否夺取,按国朝惯例也就是还在”

“可你要去的静乐县仅仅是个普通县,县令是七品外官”

“若你还是从六品,可以挂个布政使经历的衔,可你偏偏是从五品,这就难办了”

“所有从五品官衔,能挂的都是京官,偏偏你还是太后点名外放的”

“难,难,难呐”

陈牧紧皱双眉,感同身受一般的听着。

不住的点头称是。

终于这位告一段落,陈牧感激的拱拱手

“为在下这点小事,累崔兄如此,忠义实在惭愧”

这位要的不是贿赂,陈牧此时送银子,他也不敢收。

要的就是份人情罢了。

果然见陈牧如此说,崔言连连摆手

“崔某分内之事罢了,忠义不需如此”

说话间便翻动一下籍册继续道

“后来崔某一想,你是于国朝有大功的人,总不能让你亏了才是”

“于是将此事上报了天官,天官去了趟兵部,给你要来个振武卫镇抚的头衔”

“忠义,本朝三品下文官兼武官衔,你可是第一人呀”

陈牧心中暗笑,这位到底还知道分寸,没把这个功劳揽到自己头上。

这个武官衔明显是景运帝专门给他留出来做事方便的。

“多谢崔兄大恩,小弟铭记于心永不敢忘”

有这句话,崔言与陈牧这交情就算结下了。

官场之中为何这官是天下第一五品?

为何孙家能那么富?

都是一点一点这种点滴人脉叠加出来的。

现在是京察期间,刘大人除了本部官员,概不见人。

故此陈牧领了敕牒,并未去见吏部天官刘应物,而是径直返回了家中。

午间孙掌柜亲自带人送来饭食,陈牧借机混出家门,来到东来顺茶楼。

黄字包厢内,早有一人等候在此。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