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完治理问题后,哈桑的目光落在协议第5条——“‘菲律宾海’号武器系统封存期间,美方可派3名观察员驻守”
,他用笔圈出这行字。
“观察员可以,但必须接受我方的辐射检测,且不得接触武器控制面板。”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iaea核查团队明天上午登船,优先检测‘菲律宾海’号的甲板辐射值,确保移交时不会对船员造成二次伤害。”
谈判进行到正午时,红海的阳光透过舷窗,在协议草案上投下细长的光斑。
科恩在最终版协议上签字时,戴维斯上校正与拉卡海军的技术人员核对联合监测路线——从罗斯福号沉没点到阿曼湾,共设18个监测点,每两小时传输一次数据。
“最后一个问题。”
哈桑在签字前突然开口,“美方是否愿意在iaea的报告中,承认鹰击导弹的突防能力出宙斯盾系统的防御范围?这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更多国家重视高音武器对核动力舰艇的威胁。”
科恩与戴维斯交换了一个眼神,最终点头。
“我们可以在‘技术评估附件’中提及‘现有防空系统对高音目标的拦截效率存在不足’,但不会直接提及具体武器型号。”
哈桑握着钢笔的手顿了顿,终究还是落下签名。
窗外,远处的医疗船旁,美方医护人员已开始转运第一批症状稳定的幸存者。
海浪拍打着船身,谈判桌上的辐射报告与协议草案叠在一起,成了这场核危机中,外交与军事妥协的唯一见证。
当科恩的专机再次升空时,他看着舷窗外逐渐缩小的吉达港,突然现哈桑站在码头挥手——科恩忽然觉得,和平共处,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