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混战,造成了十几名记者当场死亡,当各国记者从混乱的联军阵地撤离,,将那些沾染着硝烟与血泪的报道公之于众时,整个西方世界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惊雷。
伦敦《泰晤士报》的头版用黑底白字印着“炼狱围城:联军士兵的抢夺与记者的鲜血”
,配图里,一名巴黎记者倒在街边,相机镜头被流弹击碎。
柏林《世界报》则以“被遗忘的英雄?不,是失控的战场”
为题,详细记录了战地记者目睹的混乱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有线电视新闻网、bbc……
这些报道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欧洲民众中掀起滔天巨浪。
在巴黎协和广场,数百名民众举着“停止战争,接孩子们回家”
的标语牌静坐,其中一位母亲举着儿子的士兵照片,声音嘶哑地对着镜头哭诉:“我送他去前线是为了守护和平,不是让他在战壕里为一块面包厮杀,更不是让他成为政府错误决策的牺牲品!”
华尔街,抗议人群从清晨聚集到深夜,有人焚烧象征战争的迷彩服,有人分印有“被围士兵需要救援,而非更多弹药”
的传单,连平日里支持政府军事行动的保守派选民,也在采访中坦言“无法接受士兵在前线过着非人的生活,这不是我们想要的胜利”
。
民众的担忧很快转化为对政府的强烈不满。
在华盛顿、纽约、旧金山等城市接连爆大规模示威游行,抗议者冲击政府机构,要求政府公开被围联军的真实伤亡与物资储备情况。
在华盛顿,一场紧急召开质询会议,反对党议员拿着记者拍摄的联军抢夺物资视频,质问政府“为何前线士兵要靠掠夺生存?为何记者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
多个州的民众起联名请愿,要求政府立即与交战方谈判,优先撤离被围联军士兵。
甚至有部分执政党议员因“无法忍受政府对前线危机的漠视”
,宣布退出执政党。
随着反战浪潮席卷西方世界,各国政府不得不直面民众的诉求。
伦敦政府在紧急电视讲话中承诺,将增派军用运输机向被围阵地空投物资,并成立专项小组与国际红十字会合作,协商安全撤离记者与伤员。
巴黎政府则表示,决定暂时搁置进攻计划,将军事行动重心转向“保障被围士兵基本生存需求”
。
柏林、马德里、华沙等国更是向安理会提交议案,呼吁拉卡政府“人道主义停火”
,为联军撤离开辟安全通道。
然而,政府的处理方案并不能让民众满意,他们的担忧并未完全消散。
在纽约的一家咖啡馆里,几位市民指着报纸上联军士兵疲惫不堪的照片,低声议论着。
“就算拉卡政府同意开始救援,那些被困在战壕里的士兵,还能等到回家的那天吗?”
“这次的报道只是冰山一角,谁知道前线还有多少我们没看到的苦难?”
……
阿曼东部的沙漠戈壁上,扬起的黄沙裹着零星的枪声,将美军残余部队的撤退之路染成一片灰黄。
一辆辆军用悍马的油箱早已见底,士兵们背着空空的战术背包,脚步踉跄地朝着海岸线方向挪动——连续三天没有充足的饮用水,有人嘴唇干裂得渗出血丝,有人甚至倒在沙堆里再也没能站起来。
通讯兵反复调试着电台,却只能听到滋滋的电流声,身后的追兵还在逼近,而海岸线那头,本该接应他们的美军舰船,却迟迟没有出现在视野里。
“中尉,望远镜里没看到我们的船!”
一名士兵沙哑着嗓子喊道。
被称作中尉的军官接过望远镜,镜片里只有无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