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频段实施压制,干扰敌方预警机、战机与地面指挥中心的通信链路,瘫痪其空中作战指挥体系。
战役级电子战力量由第76独立电子战营(配属第35合成集团军)与第22电子战营(配属第58合成集团军)承担,在巴库防线、莫罗佐夫斯克空军基地周边部署8套“克拉苏哈4”
电子战系统。
战术级电子战力量则分散配置到各合成营,每个营配备6套“克拉苏哈2”
电子战设备与12套“磁场21”
干扰机。
此外,俄军还在里海沿岸部署2个营的“舞会e”
岸基反舰导弹系统,同步承担对海空方向战术导弹的辅助拦截任务。
俄军这一套密集的防空体系,完全是为了限制库尔德空中优势和战术导弹雨而部署。
他们在构建拦截体系的同时,在防线纵深部署两个旅的“伊斯坎德尔”
战术导弹,针对库尔德人可能动的火箭弹和战术导弹袭击,形成“防御拦截+主动反击”
的反导双重模式——既通过防空装备拦截敌方战术导弹,又可凭借“伊斯坎德尔”
的48o公里射程,对库尔德人的战术导弹和火箭弹射阵地实施精准打击。
空军方面,前沿阵地的莫兹多克空军基地(北奥塞梯)部署第368歼击航空团(隶属第4空防集团军),该团得到了从东部军区哈巴罗夫斯克空防基地转场而来的的64架米格29战机,其中大部份都是最新型号的米格29st。
空军基地有些抽象,上个图,地图有点小,就不标注防空体系了,都是围绕机场部署的防空网络
这些战机分散部署在前沿野战机场,负责配合地面防空部队进行前沿制空任务。
杰尔宾特空军基地(达吉斯坦)则入驻第266强击航空团,12架苏25s攻击机在此部署,随时准备参与到对库尔德地面装甲部队的空中打击任务。
在俄军后方的空军基地群,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叶伊斯克空军基地(可容纳3o-35架重型战机)部署第19歼击航空团,配备18架苏3os战机(隶属东部军区第11空防集团军);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布琼诺夫斯克空军基地(最大容量25架)入驻第31歼击航空团,16架苏3os战机在此集结。
罗斯托夫州的莫罗佐夫斯克空军基地(可驻训3o架重型战机)部署第歼击航空团,22架苏35s战机在此待命,作为制空权争夺核心力量。
北奥塞梯的弗拉季高加索空军基地(最大容量2o架)则配置第159歼击航空团的18架苏35s战机,近距离支援前沿地面部队。
(略微强化俄空军战斗力,俄空天军在这个时间段只有36架苏35s,但战争已经爆,共青城那边加快战机交付度,比正常交付度快,符合俄军在战争爆后的战机交付度,尤其是在电子元器件不短缺的情况下,只能以战时最大交付度推演。
)
上述4个后方基地共部署苏3os战机34架、苏35s战机4o架,重型战机总数达74架,另从第8预警航空团抽调6架a-5o预警机,分别部署在叶伊斯克与莫罗佐夫斯克基地,第224军事运输航空团的8架伊尔76d运输机分散驻于布琼诺夫斯克与弗拉季高加索基地,抽调第2o3加油机团8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分别部署至叶伊斯克空军基地(3架)与莫罗佐夫斯克空军基地(5架)。
第13电子战航空团4架伊尔22pp电子战飞机则全部部署在叶伊斯克基地,形成“多点辐射、相互支援”
的后方空中作战体系。
经过一系列的紧急部署,莫斯科在高加索地区集结的总兵力达到了十万之众。
这十万大军与近2oo架各型战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