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两款(3 / 5)

她扫的路最干净。”

    >“我爸坐过牢,但他从没打过我。”

    林晚的直播今晚改在院子里进行。她架起三脚架,镜头对准铜锅。弹幕刚开,就刷出一行字:

    >“我爷爷是右派,家里三代不敢提他名字。”

    >“我外婆是赤脚医生,救了全村人,死后连墓碑都没有。”

    >“我姐姐是卧底警察,牺牲那天,新闻说是‘意外车祸’。”

    林晚读着这些留言,声音微微发抖:“今天我们不讲匿名者,我们讲被抹去的人。”

    她打开热线,第一个来电是个老人:“我老伴走了五年了。她是乡村教师,一辈子教山里孩子识字。去年村里修志,名单上没有她。他们说,‘民办教师不算正式编制’。可她的学生,有的考上了北大,有的当了解放军……没人替她说话。”

    林小满将一本旧教案投入锅中。那是苏慧从废品站淘来的,扉页写着“张玉兰,1972年秋”。

    李哲听见朗读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孩子们齐声背诵。背景里,有雨点敲打屋顶的声音,有柴火噼啪的声音,有老师咳嗽的声音。

    苏慧写下:

    >张玉兰,生于1945年,民办教师,月薪38元。

    >她一生未获职称,未领退休金,

    >但她教会了137个孩子走出大山。

    >她的名字,不该被历史遗忘。

    水珠落地,拼出五字:

    **你曾照亮**

    第二个来电是个退伍军人:“我战友在边境巡逻时失踪了。上级说‘无迹可寻’,家属领了抚恤金就闭嘴。可我知道,他是为掩护队友,主动引开雪崩的。我想立碑,可没人批准。我每年清明去那座山,喊他名字,可风太大,什么都听不见。”

    林小满将一枚褪色的军功章放入锅中??那是他在旧货市场偶然买到的,背面刻着“戍边无悔”。

    李哲听见风声,呼啸如刀,夹杂着断续的口令:“……向右转……注意脚下……你们先走,我断后!”

    苏晓闭眼,泪水滑落:

    >王海涛,28岁,边防战士。

    >他不是失踪,是牺牲。

    >他用身体为战友们铺出一条生路,

    >而他的名字,至今未被写进军史。

    水珠落地,拼出四字:

    **你未被忘**

    直播结束时,林晚统计新增留言:417条,其中63条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