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苏主官,就是苏双的儿子,苏庸。
说起来也是离谱,苏双和张世平的儿子其实都不怎么样,当年刘备和陈曦给这俩安排的时候,这俩人直说自身不适合当官,生怕误了刘备和陈曦的事情,俩人也自言当年给刘备的投资,以及陈曦相招第一时间前来,确实是他们这辈子做过的最大的投资。
可随后两人就表示他们确实不适合当官,让他们继续搞钱算了,于是陈曦便将原本给他们两人的安排给了他们的子嗣,也就是早先说的千石官,还是那句话,千石看着不高,但一郡的副手,也就六百石,长安九卿发副手也就千石水平,这个级别的虚职已经很高了。
当然除了给两人子嗣安排的千石职位,陈曦还给苏双和张世平开了某些渠道,让他们两人可以无阻碍的进入某些有门槛的行当之中。
这也是苏双和张世平在很短的时间成为中原有名有姓的大商人的原因,然而相比于这些东西,让苏双和张世平真正觉得翻身的点在于,他们的儿子虽说不擅长当官,但他们擅长在国营大厂搞战略规划和管理。
没错,这俩人儿子的千石虚职早就不干了,现在两人都是国营大厂的管理人员,其中苏庸更是位比两千石的兖州农粮主管。
相比于以前正常人看了就知道是荫的虚职,现在苏庸可以站直了说自己是靠能力的,可能也还真就是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物,苏庸在兖州农粮确实干的不错,虽说有一些自己的小心思,小精明,但将农粮整体搞得蒸蒸日上,每年都能保证上缴的规模。
从某个角度讲也算是彻底脱离了废物二代这个比较丢人的身份。
对此陈曦也是相对满意的,毕竟给那些能力不够,但资历极深的老一辈安排位置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不安排的话,追随的人多少会有一些戚戚然,毕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想想西游记都知道,猪八戒和沙悟净最后论功的时候,如来说的可是“见汝挑担有功”与“登山牵马有功”所以给了封赏。
也就是说有些时候,功劳这种东西不是因为你有能力,而是因为你追随的人正确,所以才有功劳。
现实中不仅仅是功劳,很多时候你能赚到钱,也不是因为你能力超过别人,而是因为你入得行当在不断的扩张,正处于上升期,属于生产力的代表,离你确实很近,所以你自然而然的就赚到了钱。
实际上就跟作者写能赚到生活费,这其实不光是作者的能力,还有很多是因为作者当年开书的时代比较好,换现在,不是说等死吧这种话,也差不多就够个饭钱了。
所以老追随者没什么能力,但他们的子嗣有能力,对于陈曦而言是最好的结果,因为这样可以不给老东西安排,给老东西的子嗣安排,中国这个地方,不给父辈安排,而给子嗣安排,实属是所有人都能认同的行为,因为这也是一种合理赏赐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这样上来的子嗣,面对上面大人物说起我当年和你爹喝过酒,没想到你小子现在居然也和我喝酒的时候,多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