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堂“礼仪课”后,触发学校的零容忍⑴条款被学校解雇。奈特因此休息了一年才再次出发,接受了TTU的邀请,成为了德州理工学院的主教练,并在过去的五年里三次打进疯狂三月,并于2005杀入甜蜜十六强,追平队史最佳成绩。
但这就是全部了。
对TTU来说,这是很好的成绩。
对奈特则不是。
对一个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便已赢得校园篮球的一切荣誉,并率领美国队赢得奥运冠军的教练来说,甜蜜十六强是苦涩的。
奈特不得不承认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他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用“来到我的学校,我会确保你的儿子带着学位离开校园”来说动那些少年天才的家长了。
因为在这个时代,“学位”对准NBA球员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只想尽快进入NBA赚大钱。
这是一种旧时代与新时代的矛盾。
如果奈特固执己见,那么他就不可能招募到愿意承诺在大学打三年乃至四年的顶尖球员。
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顽疾,TTU的招募重心必须一部分转向海外。
而这就是徐凌和他的家人选择TTU的原因。
TTU的学术在全美大学里属于中上水平,还有奈特这样的传奇教头,不仅教孩子打球,还会教孩子做人,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达不到标准就不能打球,多好啊?这么好的导师,哪怕真有被掐脖子的风险也值了,对吧?
又是一年开学季,在经历毁灭性的2005-06赛季之后,TTU急需重整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