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好分工没一会儿,不远处就有一个监工在大声呵斥。
他们这些人是临时征调过来的劳工。
有华人,也有马来人或者其它土著。
因为干活有钱或者粮食拿,因此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干。
目前的战事让婆罗洲这边对外交流几乎中断,尤其是义勇军根据地这边。
除了少量的战略物资援助,剩下的都得靠自己。
别看婆罗洲土地广阔,但可用于耕种粮食的土地并不多,大部分都是热带雨林。
目前开发出的土地,不少都用作于栽种其它经济植物。
在和平时期,这些经济植物自然很赚钱。
可现在是战时,对外经济往来中断,经济植物反倒是不吃香。
战争年代,粮食最为值钱。
得益于军管会的制度,根据地的粮食播种面积并不少,大米和西米产量在逐年增长,已经足以满足根据地的需求。
但是这些粮食掌握在军管会手中。
因为处于战争,粮食是管控的重要战略物资。
华人种植的粮食除了满足自身所需外,多余的都被军管会统一收购了。
就算是一些华人钻空子截留了一些富余的粮食,但也无法改变军管会控制根据地粮食的局面。
但是平时购买粮食也有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