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融入 第505章 初见伞兵(一)(2 / 5)

,这个月我们会争取达到30架。

    肯定能满足空军的需要。”曾怡经还是很得意。

    要知道他对第三飞机制造厂是有感情的。

    原本这个飞机制造厂不少设备都来自原来海军飞机制造处,剩下的基本来自李航捐赠的设备。

    而且曾怡经之前是参与了第三飞机制造厂的筹建工作,如今能来当厂长还是比较高兴的。

    “一个月30架,若是第二飞机制造厂那边也加油的话,一个月就能装备三个中队了?”李航倒是没想到事情有些超过预期。

    “别听老曾在这里吹牛。”王竹忍不住打断了老同学的吹牛,笑着解释,“30架很难,发动机那边都没那么多,不过20架倒是没什么问题。

    预计年底,应该可以保证两个驱逐机大队全面换装这款飞机。

    若是加上一个中队的F型,那数量就很可观了。”

    显然,航空研究所以及几大飞机制造厂这边,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无论是技术积累,还是制造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而第三飞机制造厂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一’飞机制造厂。

    或许规模不见得是最大,但实力绝对是最厉害的。

    而且李航还有新的收获。

    “那是CB-2轰炸机?”李航在一处车间里看见了一架苏式CB2快速轰炸机,但他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木头的?你们在仿制?”

    “也不是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