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有人支持西征吗?”
赵烈文的话触动了他的心弦。
十多年前,他与林则徐在湘江船上把酒言欢,谈论伊犁屯垦和防范沙俄之事,让左宗棠步其脚印,防卫西北。这种前瞻性,他犹言在耳。
那时他还是一个教书先生,而林则徐早已经誉满天下。
他与林则徐之间,实际上亦师亦友。
他那时就已经立下政治抱负,有朝一日,像林则徐虎门销烟一样,与沙俄干上一仗。
但是赵烈文的话犹如石头子,在他心中激起涟漪。
赵烈文趁热打铁说道:“翼王已经同意放归你手下的将士们回乡,或者愿意归顺太平军的也可以加入。职位不变,一切照旧。至于对你的任用,翼王另有安排。还可以安排你与家人团聚。”
面对赵烈文对他一连串的话语狂轰。
左宗棠犹豫了,他盯着赵烈文,一言不发。
他当然知道,赵烈文是十分了解他的。
他在天王殿内踱了两步。
仰天叹了口气。
无疑在做着艰难的抉择。
他看着飘在大梁上的那个腰带随风摇摆着,忽然落在了地上。
这一刻,他似乎下定了决心。
他猛然回身,看着赵烈文的眼睛说道:“我现在与当年诸葛亮不同,当年刘备三请诸葛,诸葛亮尚且是白身。而我,现在部下还有一万多将士。我要与几位大将商议过后,再答复你。你且在外面等上一等。另外,即便我同意不与太平军为敌,翼王肯放我回乡。在这之前,我想跟石达开谈一谈。”
赵烈文知道左宗棠心理的包袱已经松动。
剩下的,就看石镇清的远见卓识和个人魅力了。
他朝着左宗棠和郭昆焘拱了拱手。
踏着方步走了出去。
左宗棠当即召开了会议。
他坐在大椅上。
面对众将颓丧的表情。
他首先开口道:“如果死的值得,我们可以光荣战死。但是我不想你们白白死去,浪费了大好前程。如今摆在你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解散后,回乡种地。二,投顺太平军,效忠石达开。各位官位不变,我能为你们争取的,就这么多了。你们做决定吧。”
左宗棠扫了一眼众将。
他在等待众人的态度,再做抉择。
老将刘典被炮弹熏得满脸尘灰,一缕头发耷拉在眼前。
他将辫子在脖子上缠了几圈。
他含着眼泪,第一个说道:“左帅,若是你不肯降,我们愿意追随你到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