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中西医科玄学(1 / 3)

卫清沐此时却丝毫不受外界的干扰,认真的听着学习会上的讲解,如海绵般,尽力的吸收她不掌握的知识。

“你来说。”

汪庸钦笑着鼓励,请卫清沐诉说她的看法。

“我认为西医是科学的,中医里面,不管是一些被人难以接受的药材,还是之前汪院长所说的阴阳调和,在我看来,都偏向了玄学的成分。

我不否认中医的底蕴和传承,只是我一直想不明白,如金汁这类用以药用,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好问题。”

汪庸钦摆摆手让卫清沐坐下,他接着说道:“在回答小卫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问下大家,在1789年,或者更早,1661年之前,原子是存在的吗?”

有人举手,汪庸钦院长示意对方讲话。

“肯定是存在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不能因为它是什么时候被现而在那之前否定它的存在。”

“很好。”

汪庸钦示意那人坐下,“那么问题来了,在现原子的实际存在之前,它也只是一种猜想中的概念,有人有异议吗?”

没人说话。

汪庸钦又道,“在1683年以前,细菌,也是未被现的,直到1683年,列文虎克明了显微镜,这才观察到细菌的存在。

而在这之前,这一存在也是概念性的猜想。”

汪庸钦走到大屏幕前,手指在屏幕上画起了线稿。

“我们假定一个物质,就水吧。”

汪庸钦说着,在屏幕上画了一个圈,标注水。

“大家都知道水是如何构成的吧?”

有人回答水分子,还有人回答氢原子和氧原子。

汪庸钦在水的下方画了个圈,标注水分子,又在水分子的下方画了两条线,标上氢和氧。

“很好,还有吗?”

汪庸钦一边说,一边还在分子的一旁标上了1811,又在氢和氧同排标上了1789。

“质子,中子,电子。”

有人喊道。

“很好,再往下还有夸克,还有很多,咱们就不一一举例了。”

说着,汪庸钦在原子旁边加上了电子,原子下方分出了质子和中子。

汪庸钦敲了敲屏幕黑板,“这就是西医所代表的科学,有异议吗?”

无人应答。

“很好。”

汪庸钦在水那个圈的上面,往上画了一道线,圈出一个圈后,转身问众人,“那么你们说说,这里应该填什么?”

有人说化合物或混合物,也有人说不同形态的水。

而类似刘明举等院士,则是闭口不言,等待着汪庸钦下一步的讲授。

汪庸钦在那个圈里面写上了存在二字,再往上又画了一条线……

“所以小徒弟啊,你得转换你的思想啊,要不然你很难理解道家玄学的。”

张之奇晃了晃手指,“所以你之前能够用出玄术水泽节,只是巧合,侥幸而已嘛。”

简希不解,眨巴着淡蓝色的大眼睛看着张之奇。

张之奇双手比划着,“你看啊小徒弟,道爷我就给你好好讲讲。

比如这是一团水,它变成了云,你怎么理解?”

简希:这不是物质的形态变化吗?不是分子间距变大,转换过程中吸热,分子克服引力并反抗大气压力的过程吗?

简希这么想,也就如此说了出来。

“孺子不可教。”

张之奇先是训斥了一句,然后接着讲解……

汪庸钦:“存在再往上,便是不同形态的变化。

古人的智慧将每个事物不同的变化过程进行了一个归纳,这便是中医所贴合的道,主张的向上求索。”

张之奇:“水被蒸向上升变成了云,是因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