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学苏州话(2 / 3)

堂”。

    走到卖太湖白虾的摊位前,她深吸一口气,用刚学会的苏州话打招呼:“阿叔,倷个白虾新鲜伐?今朝啥个价钿?”(叔叔,你的白虾新鲜吗?今天什么价格?)

    摊贩是个五十多岁的本地人,愣了一下后笑着应答:“新鲜个呀,今朝早浪头刚从太湖捞上来个!三十五块一斤,买两斤送一把葱!”

    徐佳莹学着姨婆平时的样子,轻轻晃了晃竹篮:“阿叔,便宜眼好伐?下次我还带朋友来买。”(叔叔,便宜一点好吗?下次我还带朋友来买。)

    虽然“便宜眼”的调子有点跑偏,但摊贩依旧爽快地降了价,还教她“虾”在苏州话里要读成“hā”,带着轻微的翘舌音,像虾子在水里轻轻弹跳。

    从菜场回来的路上,遇到李奶奶提着菜篮迎面走来,徐佳莹立刻用苏州话打招呼:“李阿婆,倷今朝买了啥好小菜?”(李奶奶,你今天买了什么好菜?)

    李奶奶惊喜地拉住她的手:“佳莹啊,侬苏州话讲得越来越好了!我买了点苋菜,晚上做苋菜炒年糕,倷来一起吃哦。”(佳莹啊,你苏州话讲得越来越好了!我买了点苋菜,晚上做苋菜炒年糕,你来一起吃呀。)

    徐佳莹笑着答应,还顺势请教“年糕”的苏州话发音,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吴侬软语的对话声,和巷子里的鸟鸣声交织在一起,满是江南的烟火气。

    回到小院时,江源和林晓雨正坐在石桌旁修改画作。

    江源手里拿着画笔,在《平江路早市》的画稿上添细节,林晓雨则举着相机,拍摄画纸上的笔触。

    看到徐佳莹拎着菜篮回来,江源笑着抬起头:“刚才在巷口就听到你和李奶奶用苏州话聊天,‘倷’‘侬’说得有模有样,进步真快!”

    他指着画稿上的一处场景,“我们把你学苏州话的样子也画进去了,你看,巷口那个和摊贩讨价还价的姑娘,就是照着你今天的样子画的,连你手里的竹篮都画出来了。”

    徐佳莹凑过去细看,画纸上的姑娘穿着浅青色旗袍,手里提着竹篮,正笑着和摊贩说话,摊位上摆着新鲜的鱼虾和青菜,旁边还画着一个写着“太湖白虾”的小木牌。

    “太像了!”徐佳莹忍不住赞叹,“连我讨价还价时皱眉头的样子都画出来了。”

    林晓雨拿出相机,翻出最近拍的照片:“我们还拍了很多苏州话相关的素材,有你听评弹的样子,有姨婆教你发音的场景,还有沈师傅用苏州话讲解缂丝技法的片段,打算剪辑进纪录片里。”

    江源的创作近期有了显著突破。他正在创作的《江南工艺十二时辰》系列画作,不再是单纯的工艺场景记录,而是融入了大量苏州文化细节。

    辰时的画稿里,徐佳莹穿着新中式衣衫,用苏州话和李奶奶打招呼。

    石桌上摆着刚蒸好的定胜糕,蒸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