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竟能入周老法眼?”
羡慕、惊叹、好奇、探究…种种目光如同实质般聚焦到王明远身上。
他走在书院中,总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注视,以及在他经过后瞬间响起的窃窃私语。
王明远尽可能保持着平静,该上课上课,该读书读书,但心下也是波澜起伏。
他没想到老太傅动作如此之快,如此干脆,让他既感激,又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同样伴随此事而来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让王明远不胜唏嘘。
大多数同窗,如甲班的罗敬荣、顾亦桉等人,虽也羡慕,但更多的是拱手道贺,言语间带着真诚的祝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经此一事,王明远在他们眼中的身份已然不同,不再是单纯的同窗,更隐隐有了“周老传人”的光环。
乙班、丙班中不少相识的学子,见面时笑容也热络殷勤了许多,言语间不乏讨好与打探。
然而,也有微妙的变化在悄然发生。
此前有几个与王明远还算谈得来、时常一起讨论经义、交流课业的同窗,如今见到他,笑容却显得有些勉强和疏离。
打招呼依旧打招呼,但那份曾经的随意和亲近感,却仿佛隔了一层看不见的膜。有时他主动想如往常般讨论问题,对方却会借口“不敢叨扰”、“还需再想想”而匆匆结束话题。
一次午间在食肆,王明远恰好听到不远处两个背对着他的同窗低声交谈,话语断断续续飘入耳中:
“…真是同人不同命啊…我等寒窗苦读十余载,战战兢兢,不及人家一朝得遇贵人…”
“嘘…小声点!让人听见…唉,谁说不是呢?往后见了面,怕是都得尊称一声‘王师兄’了…”
“嘿,谁说不是呢…往后怕是难在一处自在说话了…”
王明远端着饭碗的手顿了顿,心里像是被细针轻轻刺了一下,有些发闷,却又无可奈何。
他想起前世听过的一句话:“又怕兄弟吃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此刻品来,竟觉无比贴切,带着一丝淡淡的苦涩。
人性如此,并非恶意,只是距离一旦拉开,那份纯粹的平等相交便再难回去了。
此刻便是如此,更别提日后的举人、进士乃至踏入仕途了。
他默默吃完饭菜,没有上前打扰那两人。
当然,也有真心为他高兴,且毫不掩饰的。反应最激烈的,当属同斋舍的李昭。
当消息传到乙班时,李昭正在为一段拗口的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