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景襄(2 / 3)

颍县和开封府的百姓们,都应该感谢他。如果没有他,这些处在各大军阀和诸侯包围中的百姓们,早就不知道被薅过几遍了。

在当时的神州大地上,大部分地区的情况是:“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

什么意思呢?

盗贼来了就像木梳,齿距较宽,劫掠后尚有余财和余粮。

军兵过境就像竹制发饰“篦”,这玩意的齿距很密集,意思是军队搜刮不会有遗漏。

那官吏上门就很好理解了,直接把头给你剃了,片甲不留,毛都不剩。

就这,还算好的!!

有些心黑的官员甚至能让你倒欠官府税钱,把税收到几十年后呢!

客观的说,老冯做的其实已经很不错了。无愧他恩科及第时发下的“为民请命”的誓言,无愧他身为一方父母官的责任和使命。

他是一个标准的士大夫。

一念及此,凌晨只感觉自己的鼻腔一热,清水一样的鼻涕便顺着往下流,眼泪不受控制的夺眶而出。

作为一个男人,他已经记不得上次流泪是什么时候了,更何况这里有这么多人在场,还有女眷,但实在是忍不住啊!

“大人,没事的,我们不想公事了昂~那些事情他们能够处理好,如果他们不行的话,还有我呢……你放心吧……”

冯延努力睁开眼睛,挣扎着脖子扭头看向床榻边的低头垂泪的凌晨,整个人疲惫的像是快要睡着了一样,但又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目光。

是啊,还有他在……

只要有他在,就不会有事的。三百两银子也能修成里阳桥,七千人也能灭了四万叛贼,龙潭虎穴般的邺城也如同无人之境,长安洛阳,不过是走上一遭的事儿……

有他在,自己追求一生的天下太平、安居乐业,就不会断绝,不会被任何人破坏。

一念及此,冯延放松了下来,缓缓闭上眼睛。

恍惚间,他好像看到了自己这平凡而不普通的一生。

陈州的私塾里,捧着书籍摇头晃脑的背诵文章。

邺城的上林苑,心情忐忑的等待着朝廷的分配。

临颖的县衙中,把多少个寂寥的黑夜熬成白昼。

开封的城头上,手按宝剑独坐,笑看漫天烽火。

晋阳的行军路,漫天黄尘飞沙,铁甲寒光凌冽。

寿县的八公山,帐内筹谋图画,阵前高台抚琴。

汴京的枢密院,留下了自己无数个夙夜忧叹的回音和奋笔疾书的背影。

这个世界,我来过,我爱过,我战斗过。

后世流传的传说,是否还会提起我?

——

建隆六年三月二十七日,大郑王朝左仆射、枢密使、兵部尚书、左乡卫大将军、魏国公冯延,字展德,于汴京城中的府宅内去世,享年五十一。

郑皇文训亲自提笔拟旨,追赠侍中,追封魏王,谥号“景襄”。

?布义行刚?曰“景”,指通过强硬的手段实施仁政。

?由义而济?曰“景”,指依靠正义的举措成就功业。

?德行可仰?曰“景”,指品德高尚令人敬仰。

辟土有德曰“襄”,指为民族和国家开辟疆土、平定叛乱。

甲胄有劳曰“襄”,指为国家之事征战四方,辛苦劳累。

因事有功曰“襄”,指拥护天命正统成就霸业的从龙之功。

这是仅次于“文”和“武”的第二档最高谥号,足以见得冯延在文训心目中的地位,和在大郑建立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文训还下令停朝三日,以示哀思。并且亲自题了一副挽联,命宫中大内侍送到冯府——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