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局的报告显示一切正常。”
另一位干部翻开资料。
“仅凭零星现象就断言特大灾害,未免过于草率。
要是因此影响生产秩序,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附和声。
在这个一切以稳定为先的年代,任何非常规预警都需要经过严格论证。
这时头花白的周副主任缓缓放下茶杯:“同志们,我认为这封信值得重视。
你们看这里提到的地壳活动观测方法,还有对地质构造的分析,都很有见地。
我参与过矿区安全工作,有些征兆确实需要提前防范。”
“周副主任,防范也要讲方法。”
先前言的干部表示异议。
“总不能因为几封匿名信就搞的人心惶惶。”
“我建议采取一个稳妥的方案。”
周副主任取出准备好的材料。
“第一,要求各矿区加强安全值班。
第二,对重点厂房开展防汛检查。
第三,清点各医院的应急物资。
第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普及紧急避险常识。”
他环视会场:“这些措施既不会影响正常秩序,又能防患于未然。
万一真的生险情,我们这些准备就能挽救无数生命。”
经过激烈讨论,会议最终通过了周副主任的建议。
一项基于匿名信的防范措施开始悄然实施。
七月末的一个凌晨。
姜晚被窗外的喧哗惊醒。
她心头猛的一跳,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慌瞬间攫住了她。
她披衣下床,打开收音机。
听到主播用沉重的声音播报:某工业区生严重自然灾害,伤亡情况尚在统计中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惨剧真的以如此酷烈的方式降临时,那巨大的冲击和悲恸还是让她瞬间失去了所有力气,脸色煞白。
那封信……终究还是没能改变这既定的,残酷的命运吗?
但下一秒,一股更强的力量从心底涌起。
现在不是沉浸在无力感中的时候!
她猛的转身,以最快的度换上衣服,整理好一个简单的行军背包。
将个人积攒的所有现金和粮票塞了进去,然后毫不犹豫的冲向门外,直奔38军区医院。
医院里已经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充斥着紧张和忙碌的气氛。
王主任正红着眼圈,嘶哑着嗓子指挥人员清点药品和器械。
一抬头看到疾步走来的姜晚,他愣了一下。
姜晚站定,挺直脊背。
声音清晰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王主任!
姜晚请求加入军区第一批医疗队,立刻奔赴唐市前线!”
王主任看着她因缺乏睡眠而泛着青黑,却异常明亮的眼睛,看着她准备好的行军背包,心中了然。
他没有丝毫犹豫,重重点头,将一份名单拍在她手里。
“好!
姜晚同志,你负责带队药品保障和现场急救指导!
准备一下,一小时后集合出!”
“是!”
姜晚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转身融入奔跑忙碌的人群中。
卡车在夜色中颠簸前行,车轮卷起的尘土在车灯照射下如同翻滚的黄龙。
道路的情况比想象中更糟,越靠近唐市,路面上出现的裂缝和从山上滚落的碎石就越多,车队的度不得不一降再降。
“前面路断了!
有座桥出现严重裂缝,工兵正在抢修!”
通讯员从前车跑回来,脸上混合着汗水和尘土,嘶哑的报告。
王主任当机立断:“不能再等了!
所有人,带上最紧要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