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体商也好,还是政府人员部门也好,全看做得怎么样。做得好,部门的升级指标才会多,不然有可能还会吃降级指标。
部门内部的组织部,再自己分配这些名额,到更下一级的部门,最后到个人。
那宏观的来看,说白了,能有多少升级名额,就看联盟的总产出,以及总产出部分,划归到人力支出上的预算有多少。
战争时期,大量的资源,是投入到了军工生产之中的。再加上,大量的新占区,需要拨款建设,能够给过来的升级名额,其实相对有限。
甚至还出台了一些战争动员令,也就是各级别都需要减少福利和薪金配比。
现在,战争动员令要解除,各个占领区的新纳入民众,哪怕初始定级都很低,可动辄数百亿、数千亿的数量摆在这里,人力成本的支出是反过来提升了很多的。
再加上,现在各个单位的组织部,都在不断的向上反馈,由于联盟开始了大生产的计划,各单位都在出台一系列的、对人的生产激励政策。干得好、干得强的人,更容易提升职级,这才能够催动更强的生产积极性。
所有的这些,都要求人力成本继续往上升。
说白了,这就是对战争时期对民众的压榨的还账,以及接下来的大发展时期,为了刺激发展,要把发展的红利分享给民众。
民众提升生活水平,可用不上什么军工品,什么重型机械。民众要的,是正儿八经的生活品质。
这要求更丰沛的物资供给,从衣食住行,到各式各样的娱乐消费……
服务业人员的增长也好,还是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要求也罢,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