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这一辈子,有过传奇,更满是可悲,就这么画上了句号。
咱以前咱常从南关区讲,今儿个咱换个地儿,说说长春市当年也挺有名的二道区。
年代那会儿,说实话二道区的整体位置真不咋地,老长春人都管这儿叫“二道洼子”
。
为啥叫这名儿?
你想啊,一过南关大桥,再往南边走走,二道这地方地势就低下去了。
赶上大雨天,二道不少地方都能积出小水泡子,车都开不过去。
有没有老哥小时候没事儿,跑到南关大桥那儿看水的?我小时候就总去,瞅着水漫过路边石,觉得老有意思了。
再说说建设方面,二道在长春那也是排不上号的落后。
虽说棚户区没宽城区多吧,但也差不了多少。
至于热闹的地方,那更是屈指可数,用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也就东胜路那一块儿,能算上热闹;再一个就是劳动公园周边,还有河村二条那片儿,也还行。
这几处周边有酒店、有宾馆、还有影楼,勉强算个小商业圈,在二道也算是挺牛逼的地方了。
在一个八字路口,有栋白色的小三楼,这楼是教育文具厂的产业。
最早这儿是个书店,可到了年代初期,这书店就黄了,文教厂就把楼对外出租了。
咱得说清楚,这文教厂是国企,不能叫老板,得叫厂长。
这厂长姓刘,叫刘广田,那会儿快50岁了,大伙都管他叫“刘厂长”
。
眼瞅着文教厂不行了,要么黄摊子、要么倒闭,再不就是改制,反正早晚得有这么一天。
不管最后是啥结果,刘广田这厂长指定是干不长了。
那时候厂里都已经开始清算资产了,能敛财的路子没几条。
刘厂长就琢磨上了——河村二条那栋出租的办公楼,这不就是个机会嘛!
当初租楼的时候,合同签了六年,分了两期,每期三年,每期租金1000块?不对,是每年租金12万,六年都按这个价,保证不涨。
你说这价在二道算贵还是便宜?说便宜吧,确实不贵;但你要说贵,你要是敢涨到30万、50万一年,那指定没人租——二道的消费水平摆在那儿,跟朝阳区、南关区根本比不了。
不过要是涨到15万、16万一年,兴许还能有人考虑。
这不,眼瞅着第一期三年的租期快到了,租楼做买卖的那个老板就主动找来了,想续租。
他直接就奔刘厂长的办公室,“哐当”
一下推开房门,一进门就冲刘厂长摆手:“哎呀,刘哥!”
刘广田抬头一瞅,认出人来了,赶紧招呼:“哎呀,彭刚啊!
过来了?快坐快坐!”
彭刚“哐”
地一下坐在沙上,咱得说,社会人办事儿就是会来事儿,从来不带空着手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手里拎着个大兜子,里面装了几条烟,还有两瓶好酒,直接就递到刘厂长跟前:“刘哥,你看这租期眼瞅就到了,我过来跟你唠唠续租的事儿。
也不知道你喜欢啥,这点东西就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别嫌弃。”
说着,就把兜子往刘厂长办公桌跟前推了推。
刘广田瞅着彭刚递过来的烟酒,象征性地让了让,嘴里说着:“哎,老弟,这扯不扯呢?真用不着!
咱哥们儿之间,别整这虚的!”
彭刚笑着把兜子往他身边又推了推:“刘哥,你就留着吧,也不是啥值钱玩意儿,就是我的一点心意。”
刘广田也没再推辞,随手就把兜子放旁边了——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彭刚今天来就是为了续租,可他偏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