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方面,是外部的巨大压力,能够极大地刺激和促进国内的自主研发,倒逼着华夏在各个被“卡脖子”的领域,一点一点地追赶,直至最终完成超越。
而坏的一方面……
对自己这个重生者来说,实在是太不友好了。
自己脑子里那么多领先时代二十年的黑科技,在这样严密的封锁之下,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这还怎么装逼?怎么让读者爽?
刘清明看入了神,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期间,下属陈默又悄无声息地进来了两次,将新找到的各种相关资料,分门别类地摆放在他的桌上。
为了避免打扰到他,陈默的动作轻手轻脚,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直到一阵刺耳的手机铃声,猛地将刘清明从沉思中惊醒。
他拿起手机,屏幕上跳动着两个字。
胡金平。
刘清明迅速摁下了接通键。
“老胡。”
电话那头传来胡金平压低了的、快速的声音。
“你等会。”
随即,电话那头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然后,一个沉稳而有力的声音响了起来。
是黄文儒。
“小刘啊,刚才在开会,找我有事?”
“黄书记,”刘清明坐直了身体,“上次跟您说的那件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黄文儒的声线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我刚刚还在常委会上提到了这件事,会上讨论了一下,基本上问题不大。不过,小刘,你得给我个准话,这件事,是不是真有戏?”
黄文儒加重了些许音量。
“我可是已经向吴省长做了专题汇报的!”
吴省长。
吴新蕊。
刘清明微微一笑。
他这是在向自己表示决心,这件事,他会不惜一切。
刘清明没有丝毫犹豫,只说了两个字。
“相信我。”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黄文儒了解刘清明的行事风格,言出必践,从不放空炮。
他说“相信我”,那就意味着,他有相当的把握。
黄文儒的呼吸似乎都顺畅了许多。
“好!小刘,那你具体跟我说说你的计划。”
“事情是这样的,”刘清明组织了一下语言,用最简洁的方式,将整个计划的核心盘托出,“岛内的积架公司,他们实验室里掌握了一项非常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
“但这项技术,还停留在理论和实验阶段,没有办法转化为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他们本来想与日本的尼康、佳能这两家光刻机行业的龙头合作,共同开发。但是日方经过评估,认为技术风险过高,投入产出比不明确,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刘清明语速平稳,吐字清晰。
黄文儒听得极其认真。
他对于那些复杂的技术细节并不关心,他只想知道,这件事,值不值得做,以及,究竟能不能做成。
刘清明很清楚他的关注点,直接跳过了繁琐的技术细节,切入了正题。
“现在,这家积架公司,正在欧洲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根据我得到的情报,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们很可能会和一家荷兰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这家荷兰公司,在行业内一直被日本的两家巨头压制,市场份额很小。他们迫切地希望通过改变生产工艺,实现技术上的弯道超车。但是,他们的资金并不雄厚,而且,他们的美方股东对于这次高风险的合作,还在犹豫。”
刘清明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黄书记,这就是我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