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东北振兴、任重道远(3 / 3)

,可我一个小小的处级干部,说话能管什么用?”

刘清明听着,心里五味杂陈。

一个为了地方发展,奔走两年的厅长,形象渐渐在他脑海里清晰起来。

“现在不一样了。”刘清明说,“既然中央有意振兴东北,那他这个项目,其实完全可以合并进来,一块儿看。”

“对呀!是这个理!”丁奇眼睛一亮,“要是能搭上这趟东风,这事没准真能成!”

刘清明追问道:“这个项目,最大的困难在哪里?是资金吗?”

丁奇摇了摇头。

“我当时也以为是钱的问题,后来特意去了解了一下。”

“人家部委不给批,其实也有很正当的理由。”

他凑近了一些,压低了嗓门。

“德国那家公司,不地道。”

“他们只卖生产线和成套的设备,但是,不卖最关键的核心技术。”

刘清明的心里咯噔一下。

“理由呢?”

丁奇的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还能有什么理由?”

“不就是西方世界对我们一贯的技术封锁吗?”

“他们说,这不符合‘巴统’的规定。”

“巴统”?

巴黎统筹委员会。

一个早该在九十年代就随着冷战结束而消失的名词。

但它就像一个幽灵,依然笼罩在所有试图攀登科技树的发展中国家头上。

刘清明瞬间恍然大悟。

他终于明白,陆荣炳那份厚厚的材料里,反复提及却又语焉不详的那个技术瓶颈,到底是什么了。

五轴数控机床。

工业母机中的母机。

一个国家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

没有它,很多高精尖的复杂零部件就无法加工。航空发动机的叶片,潜艇的螺旋桨,甚至是更精密的仪器,都离不开它。

德国人愿意卖生产线,却掐住了最核心的技术。

这就像是卖给你一支枪,却不卖给你子弹。

这根本不是一个商业问题。

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科技领域最前沿的博弈。

难怪陆荣炳跑了两年都毫无结果。

这不是他一个厅长,甚至不是一个省能够解决的问题。

这需要国家层面的力量。

书房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沉重。

李明华和丁奇都不再说话,各自喝着酒。

他们都明白这件事的分量。

刘清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已经凉掉的茶水。

他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许多。

本来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项目审批。

原来后头还有这么多的复杂因素。

刘清明不是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It他还能记得一些。

机床,特别是数控机床。

就有些抓瞎了。

但他清楚地记得,华夏。

最终干掉了所有的竞争对手。

包括传说中的老牌传统双强。

德日。

从机械制造大国。

成为智能制造强国。这就是他的底气。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