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明瞬间明白了。
这支笔,何止千金。
它能决定一个项目的前途,能决定几十亿资金的流向,更能决定一个地方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
丁奇继续说:“人家根本用不着主动伸手。有的是人排着队,变着法儿地把好处送到他手上。房子、车子,都是小意思。他真要想捞钱,在二环内弄一套四合院都不难。”
“就说平时的迎来送往,那些地方上来跑项目的人,带的烟酒茶,哪样不是顶级的?我听说他家专门有个房间放这些东西,都快堆不下了。光是把这些东西拿到回收店去卖,一年下来都是一笔巨款。关键是,这还不违规。”
丁奇的话,让刘清明想起了报道那天,宁远省那位陆厅长在材料下面夹着的那两包华子。
只不过交一次材料,就得“上供”。
平时可想而知。
而那只是冰山一角。
跟眼下丁奇描述的场景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原来,这就是‘跑部钱进’。”刘清明不由得感慨。
“没错。”丁奇点头,“以前这些重大项目的审批权,分散在各个部委。现在,权力全部集中到了咱们发改委。你等着瞧吧,等你正式开始工作,就知道场面有多凶猛了。”
服务员开始陆续上菜,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酱肘子,烤鸭,焦溜丸子,京酱肉丝,摆了满满一桌。
丁奇招呼道:“来来来,别光说,吃菜吃菜。这家馆子的菜地道。”
刘清明确实也饿了,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烤鸭,用薄饼卷上葱丝和甜面酱,送进嘴里。
味道确实不错,外酥里嫩,满口留香。
“我不管他们怎么搞。”刘清明咽下嘴里的食物,看着丁奇,认真地说,“我还是想做点事情的。”
丁奇举起酒杯,和他手里的茶杯碰了一下。
“我就知道你小子是这个心思。”他笑了,“不然我也不会专门叫你出来聊这个。”
“哦?”
“我手上,最近在跟一个课题。”丁奇说,“关于‘振兴东三省老工业基地’的。”
这个名词,刘清明在前世的新闻里听过无数次。
只是没想到,在这个时间点,这个规划就已经提上了日程。
“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疫情,我们课题组这会儿估计已经下去调研了。”丁奇继续说,“我打听过了,东三省那一片,不正是你的管区吗。”
刘清明的心里一动,自己目前还被借调在卫生部。
但本职工作的划分是约定成俗的,否则高峰那天也不会把宁远省的项目材料。
直接让自己带回家研究。
他看着丁奇,眼里有了光。
“到时候,咱们说不定有很多合作的机会。”丁奇冲他眨了眨眼,“你负责微观层面的企业和项目,我负责宏观层面的政策和规划。”
“你宏观我微观,有得搞!”刘清明几乎是脱口而出。
两人相视一笑,举起酒杯和茶碗轻轻一碰,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顿饭,总算吃出了一点让人振奋的东西。
刘清明感觉心里的那点阴霾,被这个消息冲散了不少。
只要能做事,能做实事,在哪个部门,跟哪个领导,又有什么关系?
正当两人聊得兴起,包厢的门突然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一个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
“我说怎么打电话不接,原来你俩躲这儿喝上了。”
来人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子熟稔。
刘清明和丁奇同时回头。
是李明华。
“你小子怎么才到?”丁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