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的影响,此时京城的路面上,车流并不算拥堵。
刘清明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
他记得,京城要到很多年后,才会开始正式对机动车进行单双号限行。
这也意味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私家车的保有量会节节攀升。
用不了多久,京城就会成为全国闻名的“首堵”。
像今天这样轻松的出行,以后恐怕不会再有了。
车厢里一片安静。
司机专心开着车,卢东升闭着眼睛,似乎在养神。
刘清明坐得笔直,目不斜视。
他能感觉到,卢东升虽然闭着眼,但并没有睡着。
他在思考。
直到一个红绿灯路口,车子缓缓停下。
卢东升突然睁开眼,开口了。
“小刘,今天的会议,你怎么看?”
问题来得突然,却又在情理之中。
刘清明在脑中迅速组织着语言。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头,也许并没有什么意义。
但自己也会认真回答。
“看不太清。”他选择了最稳妥的回答。
“不过,从过程来看,应该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卢东升的脸上没有什么变化。
“好不好,现在还不好说。”
“我们已经尽力了。”
这句话,包含了很多东西。
联想到会议中断的那一个多小时。
刘清明能感觉到,卢东升在面对领导时。
应该是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
他相信此刻对方的话。
刘清明心里一动。
“部长,您上次说的那件事,是不是可以进行了?”
卢东升思索了片刻。
“可以。”
“刚才宣传组的倪部长,你见过了。”
“他那里,不会有阻碍。”
刘清明心中了然。
倪部长是中宣部的常务副部长,也是宣传组的负责人。
卢东升这么说,就代表这件事,在组织层面上,已经得到了首肯。
有了组织的背书,事情才会在社会上呈现。
如今可不是全民自媒体的时代。
任何出现在媒体上的文字或是影像。
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
而处于世纪之交的这段时期。
犹其如此。
对此,刘清明十分感激。
“谢谢部长。”
“我没做什么。”卢东升摆了摆手,“推动这件事的,是势,你懂吗?”
势?
刘清明咀嚼着这个字。
“我明白。”他点点头,“势,也是人造的。”
卢东升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对。”
“有背景的人,会借势。”
“有能力的人,会造势。”
“有背景又有能力的人,会推动形势,让它按照自己的设想去走。”
卢东升的这番话,像是在点评,又像是在教导。
刘清明感觉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
“我……”
他刚想开口,卢东升却打断了他。
“我不知道你找了谁,但军委和中纪委的介入,肯定与你有关。”
“这一点,不用否认。”
“好在,我们要的结果,基本实现了,这就够了。”
刘清明沉默了。
他听懂了卢东升的言外之意。
上面没打算把事情扩大化。
引入部队和纪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