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涞源方向日军,不能让一兵一卒通过这里去增援平型关。
涞源那边有日军一个旅团,敌强我弱,李支队长,接下来的战斗你有什么高见?”
李宏听到杨团长询问自己关于此战想法,惊喜不已,连忙说:“杨团长,请看这里地形,驿马岭公路隘口两侧高地都已经被我们占领,日军想要通过,必须要拿下两侧高地。
然而这里地形险峻,我军居高临下,占据地利,日军想要拿下绝非易事。
日军必然会从前方公路而来,但是这里空间狭窄,大部队无法展开,因此日军只能派出小部队进攻,兵力最多不会过一个中队。
日军一个中队约一百八十人,下辖三个小队。
全中队装备有九挺轻机枪、九具掷弹筒,火力不容小觑,尤其是掷弹筒,对我军机枪威胁非常大,不可不防。
因此我建议采取火力前重后轻、人员前轻后重的办法,以减少我军伤亡。
此外两侧高地可互为犄角,相互配合,日军若是集中兵力攻一方,另一方都可以进行支援,从侧翼打击日军;若是日军分兵进攻,那我军便固守阵地,凭借兵力优势,日军只能铩羽而归。
此外,我还建议贵军可以构筑反斜面阵地,等日军炮击时,留下观察人员观察日军,主力可以撤到反斜面躲避日军炮火,等炮火停歇再返回阵地。”
杨团长听得两眼放光,赞叹不已,说:“李支队长果然一表人才,对于此战的高见令我敬佩。
看来李支队长对付日军很有一套啊!”
李宏谦虚地说道:“杨团长过奖了,我不过是和日军有过交手,了解他们而已,若论指挥打仗,我与杨团长那是差距甚远,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杨团长笑道:“李支队长,我邀请你与我军共守驿马岭,你意下如何?”
李宏对比求之不得,当即同意:“义不容辞,杨团长若是信得过我,隘口北侧高地就交给我来守,贵军守南侧大岭,我保证不让日军一兵一卒越过驿马岭。”
杨团长豪气说道:“好,北侧高地就交给李支队长,南侧大岭我来守,让我们携手合作,杀他个片甲不留,将这里变成日军无法越过的天堑。”
“杨团长放心,此战必会让日军在此撞个头破血流。”
二人交流了一会后,杨团长带着一连去南侧大岭,将北侧高地完全交给李宏防守。
杨团长离开后,李宏立即开始部署防御。
李宏命令一连在高地上修筑前后三道战壕,中间用交通壕连接,并在高地反斜面构筑工事,躲避日军炮击。
同时命令二连担任预备队,并做好主动出击的准备。
炮兵排在第三道布置阵地,同时在反斜面也修筑一个预备阵地,负责压制日军轻重机枪。
机枪排在战壕两侧修筑阵地,组成交叉火力,压制日军步兵冲锋。
同时,李宏派出王二宝带领三名战士沿着公路向涞源方向搜索,侦察敌情。
布置好防御后,已经是快接近中午十二点,李宏站在战壕里看向远方,静静等待着日军出现。
下午一点,王二宝火急火燎地跑回来,气喘吁吁,语气急促的向李宏汇报敌情:“支队长,鬼子一个大队正沿着公路开来,还有十分钟到达这里。”
李宏听后立即跑到第一道战壕,看向远处公路。
随着时间流逝,日军前锋出现在李宏视野里,他们一直前进到驿马岭隘口前方五百米处才停下。
日军警惕性很强,停下来后迅构筑炮兵阵地,大队指挥部就设在隘口前五百米处公路旁边一个小土包后面,用以防备炮击。
其一个中队迅运动到隘口前三百米处,构筑攻击阵地,并在此架设机枪作为掩护。
这支日军是第九旅团下第十一联队第三大队,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