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 年 1 月 4 日,一支日军辎重车队从天镇县城出发,向阳高县城驶来。
提前得知情报的天镇抗日游击队在队长蔡广川的带领下决心打掉这支辎重车队,于是提前在三十里铺乡日军必经之地张网以待。
此时的天镇抗日游击队自从罗老庄反扫荡结束后,发展迅速,人数已经超过了 300 人。在蔡广川的指挥下,游击队灵活出击,常常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日军小股部队和落单士兵,积少成多,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基本上大部分的战士都已经上过战场,并且游击队的装备也相比罗老庄反扫荡时提升了不少。
“队长,鬼子距离我们还有 4 里地了。”一名前出侦察的游击队员向蔡广川汇报着日军位置。
“继续侦查,严密监视鬼子,随时向我报告敌情。”蔡广川冷静沉着地下令道。经过几个月的锻炼,蔡广川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处变不惊、临危不乱。
紧接着蔡广川对一旁的游击队副队长赵铁柱说道:“老赵,通知下去,让所有人做好战斗准备,鬼子即将到来。”
赵铁柱将命令很快传了下去,收到命令的战士们迅速打起精神,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公路。
不得不说,蔡广川很有逆向思维,往往能做出出乎意料的事情。这次伏击日军辎重车队,蔡广川一反常态,放弃了东面不远处的一处葫芦口地形,而是以这片两边都是五六米高,没有任何植被的缓坡作为伏击阵地。一开始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但是蔡广川力排众议,坚持放弃葫芦口地形,说服了所有人在此设伏。
蔡广川趴在缓坡上,举着望远镜向东望去,心里不断盘算着一会战斗如何打。
很快,东面的地平线上,伴随着一阵轰鸣声传来,日军的辎重车队正在向西前进。这支日军共有 4 辆汽车,15 辆辎重大车,以及负责保护的两个步兵分队,总兵力 80 人。
这段时间由于八路军挺进敌后,不断伏击日军,使得日军各部都加强了警戒,对沿途容易中伏的地形基本都是先侦查确认没有敌情后才继续前进。方才在葫芦口,他们就是先派步兵上去侦查,然后才通过。虽然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是却保证了部队的安全。
看到眼前的地形,带队的日军指挥官根本没有任何怀疑,他认为没有人会傻到在这里设伏,因为被伏击者可以很轻松冲上缓坡,夺取两边阵地。于是他没有进行侦查,下令直接前进。
看着日军一步步踏进了伏击圈,蔡广川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日军上钩了。
两侧埋伏的游击队员此刻纷纷打开武器保险,悄悄拉栓上膛,瞄准了公路上的日军车队。由于这几日连下大雪,山坡上到处都是积雪,战士们都被冻的瑟瑟发抖,嘴唇发紫。在这样大冷天趴在缓坡上几个小时,不少战士身体都变得僵硬不已。
“打。”等到日军车队完全进入伏击圈内,蔡广川毫不犹豫地下令开火。
早已准备就绪的战士们纷纷扣动扳机,朝着日军车队射出了密集的子弹。4 挺歪把子机枪、2 挺九二式重机枪全力开火,打得公路上的日军死伤惨重,惨叫连连。
遭到伏击的日军迅速散开,寻找掩体躲避,并进行反击。
“手榴弹。”蔡广川在轻重机枪开火的瞬间,下令公路两侧埋伏的游击队员纷纷扔出手榴弹。霎那间,两百多颗手榴弹腾空而起,如同冰雹一般砸向日军车队。游击队使用的是从日军手里缴获的九一式手榴弹,爆炸破片多,杀伤力大。一轮手榴弹雨砸下去,顿时炸得日军人仰马翻,伤亡大半。
趁他病要他命,蔡广川趁着日军被炸得队形大乱,死伤过半的大好时机,下令游击队员迅速冲上去,消灭剩余日军。
公路两侧缓坡上顿时涌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