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收复濠镜!(2 / 3)

; “务使片纸不得出关,粒种不流外域!此乃关乎国本之重,但有疏漏,严惩不贷!”

    “奴婢遵旨!定当一字不漏,严加督办!”刘若愚心头凛然,立刻躬身领命,示意锦衣卫将瘫软如泥的龙华民像死狗一样拖了出去。

    朱由校绝非小题大做,那令后世扼腕的茶叶种子流失之痛,就是最大的教训;

    历史上,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建立殖民地后,于 1684年从中国福建走私茶籽,尝试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种植。

    虽因气候不适失败,但开启了欧洲列强系统性获取茶种的序幕。他们通过贿赂茶农、雇佣华人茶工等方式,逐步掌握茶树栽培的核心技术。

    后来,为了打破中国对茶叶贸易的垄断,英国东印度公司于 1834年成立“茶叶委员会”。

    1848年,植物学家罗伯特・福钧受公司派遣,伪装成中国人深入武夷山,不仅盗取大量茶籽,还招募 8名制茶工匠前往印度阿萨姆。

    此后印度茶产业迅速崛起,到 1890年,印度茶叶出口量已超过中国,此次种子与技术的双重流失,对中国近代茶业造成沉重打击。

    暖阁内重归寂静,唯余沉重的呼吸声。

    朱由校看着神情复杂、悲愤未平的徐光启三人,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技艺可以学,但立场必须明!心,必须向着大明!

    朕可以容忍你们学习泰西的格物之学,取其长技以自强!但朕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动摇我华夏之根本!侵蚀我大明文化之根基!”

    他话锋一转,目光灼灼,带着前所未有的锐意:

    “泰西之人,行事虽酷烈,亦有其可取之处!其不畏万里波涛,敢于扬帆远海,开疆拓土!此等勇毅开拓之精神,岂不令我辈汗颜?”

    “而我大明,虽地大物博,然可耕之地终有尽时!而子民繁衍,生生不息!若困守一隅,坐视海外沃土尽落豺狼之手,坐视我海外侨民惨遭屠戮而无庇护,岂非自缚手脚,坐以待毙?”

    “泰西蛮夷,不过仗着几艘坚船、几门利炮,便敢妄自尊大,觊觎我天朝上国!殊不知我华夏雄踞天下数千年,文明昌盛,底蕴深厚,岂是这等跳梁小丑可以撼动分毫?”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决心:

    “我大明帝国,亦当有扬帆四海、开疆拓土之志!亦当有庇护侨民、威震八荒之力!”

    “闭关自守,坐视海疆不靖,坐视藩属被侵、侨民遭戮,亦非守成之道!自三宝太监扬帆西洋,已逾百年!百年间,我大明与海外断绝联系,致使海权旁落,宵小横行!此等局面,朕绝不容忍!”

    “朕已下旨,”朱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