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每月两千万枚?(2 / 3)

 “此币,非金非玉,却是重振大明之利器!非铜非铁,却是贯通天下商脉之根本!推行新币,收回铸权,势在必行。

    此事由朕总揽,内阁、户部协理钱法,铸币厂昼夜督造,都察院严查渎职,锦衣卫、东厂侦缉不法!

    诸部院需通力协作,依朕所定方略,速拟细则,明发天下;务使‘天启银元’,如朕之意志,畅通四海,泽被万民!”

    “臣等遵旨!陛下圣明!”众臣齐声应诺,声音洪亮,在暖阁中久久回荡。

    他们望着陛下手中那枚闪烁着冷冽银光的钱币,心中再无半分侥幸。

    陛下不仅拥有足够的铸币数量,更展现了粉碎一切地方势力、彻底垄断铸币权的铁血决心!

    帝国的货币,即将被统一、精良的“天启银元”所取代,而任何试图染指或阻挠的力量,都将在这位年轻帝王的雷霆手段下,被碾得粉碎。

    朱由校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中肃立的几位核心重臣——首辅方从哲、次辅李邦华、阁臣周嘉谟、户部尚书毕自严。

    看着他们脸上或凝重、或忧虑、或深沉的表情,他心中亦是一叹。

    自他登基以来,这几位重臣辅佐朝政,堪称兢兢业业。

    尤其是毕自严,在帝国财政这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里勉力支撑,维系着国用不至彻底崩溃,已属不易之才。

    他缓缓起身,目光如沉水般扫过众人:“诸卿皆国之柱石,社稷肱骨。朕深知尔等夙夜在公,殚精竭虑,劳心劳力。朕亦深知,尔等为官不易。”

    他语气带着一丝体察入微的沉重:

    “一品大员,岁俸不过千石,折钞之后,实得几何?七品县令,年俸九十石,折钞之后,又能养活几口?”

    “京官居,大不易,柴米油盐,人情往来;外官看似威风,迎来送往,养家糊口,哪一样不需银钱?俸禄微薄,折钞损耗,致使清官难为,廉吏难存,此乃朝廷之失,朕心甚愧!”

    这番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几位重臣心中激起涟漪。陛下竟能如此体谅他们的难处?李邦华、毕自严等清介之臣,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然而,朱由校话锋陡然一转,语气也变的冰冷:

    “但俸禄微薄,折钞损耗,也不是官员贪墨国帑、鱼肉百姓的借口!”

    “朝中多数官员借口俸禄少,便将手伸向国库,美其名曰‘漂没’;地方官想升迁,便揣着民脂民膏进京钻营,美其名曰‘冰敬’、‘炭敬’。

    ‘漂没’不是贪?‘敬’不是贿?这道理,连街边垂髫稚子都懂!尔等饱读圣贤书,满口仁义道德,岂能不知?莫非真以为‘窃书不为偷’,便可心安理得?”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