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威武大将军朱寿(3 / 3)

p;   难道……难道这位少年天子,竟也起了效仿武宗、重武轻文的心思?联想到陛下近日在西苑校场习武的传闻,以及此刻倚在御案旁的凶器长枪。

    方从哲只觉得一股寒意涌来,他强压下几乎脱口而出的劝谏,目光低垂。

    李邦华、周嘉谟几人同样倒吸一口凉气,武宗朝那些“天子守国门”、亲自操练“内操”、甚至与蒙古小王子“应州较武”的往事,瞬间涌入脑海。

    陛下此举,莫非是要效仿武宗,将国事重心转向边功武事?这身铠甲,这杆长枪,莫非是某种宣言?联想到“山西天塌”,莫非陛下要以武臣手段,行雷霆之威?这念头让他们既惊且惧!

    身为言官之首的王命璿,第一反应是强烈的冲击与不适。帝王着甲于议政之堂,简直是对“垂拱而治”文治传统的挑战,他几乎要本能地出列进谏!

    然而,当触及皇帝那冰冷眼神中透出的威压与杀气时,在考虑到皇帝召见的原因,他暂时打消了所有劝谏念头。

    只能暂时深深低下头,将满腹惊疑、对“正德遗风”的忧虑及对武力的排斥强行压下,心中翻腾:陛下这是要效法武宗,以武慑文吗?

    朱由校并未就座,依旧身着那身寒光凛冽的山文重甲,丈余长枪随意地斜倚在御案旁,如同一个刚刚下战场的将军。

    沉重的甲胄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在这寂静的暖阁中分外刺耳。他目光如刀,缓缓扫过每一位重臣的脸,最终定格在首辅方从哲身上。

    “众卿,”声音不高,却冰冷如铁石,“朕今日惊闻晋地之事,心如刀绞。

    锦衣卫自山西发回密报,朕已览毕。此密信,众卿可传阅一观,但若有丝毫泄露,休怪朕,不讲情面!”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