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编的战团和没兵的兵部(2 / 4)

更加细化、专业化,使得过去很多由元帅兼领的功能被剥离。

但另一方面,军队的专业化,其实也增加了这个部门的管辖范围,算是强化了他们的职能。

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维持常备军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蛮族倒退不代表所有人都倒退,整体上来说,世界各地的指挥艺术和武备技术都是在不断向前展的。

现在这年头,要维持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其实比过去更加困难。

这几只常备军,就都是吞金兽级别的存在。

最直观的区别,就是人数。

像之前凯旋时走最前的“巴西尔之锤”

,名义上是个战团的编制,实际上却远远不止。

他们因为要从事攻城任务,所以总是会储存和携带数量巨大的器械、弹药,而相关的工作,都需要大量人手。

名义上,他们有八个百人队的步兵,但为了完成攻坚任务,这些步兵实际上都只是一线的突击力量。

其他战团里,一个百人队可能只带一个较为便携的车弩,提供更远程的重火力——在战场上,这就能压缩敌人的行动空间,提供不少战术选择上的优势了。

而且,这东西相对而言也不难使用。

百人队自己分出来几个士兵,再召集几个后勤人员,就能进行日常的简单维护。

至于遇到需要大修的时候,丢给战团来解决就行了。

但巴西尔之锤的百人队里,带的就不是这种蝎弩级的武器,而是正经的弩炮和抛石机,用来压制堡垒后的敌人。

武器多了,日常运作需要的人员数量也得增加,甚至得把本来是战团负责的一部分维护、检修职能,也下放到百人队里。

而武器变大、各种围绕武器的职能变多之后,需要的驼畜也增加了。

这些牲口,不但难伺候,也远比人更加能吃。

所以,为了维护驼畜队,又得增加一批专业人员……

就这样,本来只是升级下火力,但军队编制内部,却牵一而动全身,导致整个队伍的规模都得迅膨胀。

对此,也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减少一线步兵的比例,要么增加整支队伍的编制规模,把这些人都塞进来。

实际上,大家都普遍选择后者。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尴尬之处:一方面,新的军械和设备,确实可以提升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但另一方面,这些花里胡哨的器械,却并没有战场上一锤定音的效果,大部分战斗,还得投入士兵,一刀一枪地去打。

所以,掌管兵员安排的百户们,往往不愿意减少一线步兵的人数。

按照经验,七八十人是个“正好”

的水平,这一点倒是从古典时代开始,就没怎么变过。

人再少的话,百人队的“韧性”

就会显着下降,很多任务都没法执行了。

理想中的战团百人队,大概有七八十个正规步兵,还有三分之一,也就二三十个随行的辅助人员。

而实际上,因为时代展,后勤压力有增无减,后勤人员只会比这多,不会比这少的,有些都能到一半左右。

而“巴希尔之锤”

这种,干脆得编一倍以上:除去那几十个一线的重装步兵,还得有两三个武器小组,每组算上使用者和维护人员,都得多出来将近十个人。

还有马夫、做炮弹的石匠、修理武器的木匠铁匠,还有给他们打下手的各种工匠学徒……一个百人队,能塞进小二百号人,后勤人员比士兵多,都是正常的情况。

普通的战团,只有一个工程人员组成的百人队,但他们这边有五个:一个是挖地道的,一个是管火药的,一个是负责弩炮的,还有两个是负责各种火器的。

这种“百人队”

,已经只剩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