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难以成为哲学家的朱文奎(2 / 4)

队其实也灵活了不少。

战斗的时候不说,打输的情况下如果跑路,大家早就已经驾轻就熟了。

撤退的时候,他们的动作十分干净利落,再加上明军没有合围的预案,因此后方的指挥机构也跑了,让损失减少了很多。

目前看,也就步兵减员比较严重,很多大贵族还是成功跑掉了。

可能也是因为这个技能,这国家才能这么耐打,输了也能很快又拉一波人出来……

不过,追击的任务,自有唐赛儿负责,朱文奎还是不太担心的。

他就留在原地,让人收拾火炮,然后派人打扫战场,收拢伤员,清点物资,开始处理起善后的事情了。

在明军这边,也有医官的配置。

而且,之前朱文奎跟着郭康他们南征的时候,也了解了不少,因此,他这边,战场救护的体系,还是非常完善的。

不管现在的紫帐汗国还是明朝,军队都已经有医疗制度了。

因为哪怕这个条件有限的时代,对于一支正常军队来说,大家都会尽可能把更多的伤员救回来。

一方面,这样能让更多士兵安心,知道自己不会被随便抛弃。

战场上,刀剑无眼,谁都有可能受伤。

而治疗的保证,能让士兵在遇到有受伤风险的场合,也会敢于去和对方拼杀。

甚至,在面对那些缺医少药的敌人的时候,会产生心态上的优势,而这,对于提高军队的战斗意愿和作战时的主动性,都是有巨大帮助的。

另一方面,受伤又恢复的士兵,本身也是巨大的财富。

这种经历过战争,还能恢复过来的人,在任何军队里,都能作为骨干了。

这样的人肯定是越多越好的。

按理说,这种思路不难想到。

郭康就告诉朱文奎,说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了。

上级会安排医官进行巡诊,而药物的下和储存,会细致到每个伍,还会有人定期来检查医药是否齐备。

按理说,这么多年下来,大家早该有所意识了。

不过很可惜,目前看来,历史上很多事情,都不是越往后越完善的;而“正常”

的军队,在哪个时代恐怕都是极少数。

不过,由于郭康很早就开始备战瘟疫,因此,对于卫生和医疗方面,十分上心。

他一直在研究,如何基于现在的条件,尽可能提高效率。

哪怕在黑死病期间,也每天坚持去进行考察,亲自观察实际效果,做出评估和调整。

他的不少经验,都写在书信中,后来辗转传了出来。

而这些成果,很多都被朱文奎他们采用了过来。

这些经验,都是经过了黑死病的考验,确实可以说很靠谱了。

因此,不管是民间还是军队中,都有很好的效果。

虽然执行的时间不长,但郭康的经验里,本来就有很多如何快组织医疗力量、如何培训基础知识的内容。

他们这边的主要问题,是这边的医疗水平,甚至不如马穆鲁克治下,饱经内乱的埃及。

当地的老西医,往往缺乏基本知识,虽然一些人也参加过系统学习,接受过专业培训,但他们培训的很多内容直接就是错的,还不如不学呢……

不过郭康也表示,他们的主要任务,终归还是要构建新的医疗体系,原来的这些医生,能帮上忙更好,帮不上也不用太在意——说实话,有时候也不好讲他们的正面效果和负面作用哪个大。

至于那些缺额,也不是没有办法。

之前,郭康试图推广他编纂的那套照顾产妇的流程。

他当时在几个地区进行的试点,都比较成功。

不过后来,在他试图向全国普及的时候,就没有那么顺利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