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南下杭州(1 / 6)

    “下官见过魏阁老。”

    “末将参见魏阁老。”

    杭州滨江码头上,此时旌旗招展,四周已经被官军戒严。

    而在码头上,一群文武官员跪迎从京城赶到杭州的内阁次辅魏广德。

    魏广德站在码头上,看着跪着的官员,特别是为首那个绯袍官员,不由得冷哼一声。

    “吴巡抚,你名善言,那这次杭州罗木营的事儿,你打算怎么给朝廷一个解释?”

    没有按照惯例客套,让杭州官员起来,魏广德直截了当质问浙江巡抚吴善言。

    这场源自大明万历六年的改革,从去年起如火如荼展开,终于达到高潮。

    为了防止意外,魏广德通过兵部张科给各地总兵、镇守参将下文,要求各军严密监视地方,若发生地方不靖,可直接出兵镇压,不用等候命令。

    宫里盯着,内阁也不敢大意,就算魏广德拍着胸脯说不会有事儿。

    事实上,随着一道道旨意的颁布,朝堂虽然议论纷纷,甚至有官员反复上疏反对,但内阁和宫里态度一致,强行推动改革进行。

    有江南籍官员串连,打算去皇宫堵门闹事儿,也被锦衣卫强力镇压下去。

    这一次,直接罢黜了几顶乌纱帽,这才把事件平息下来。

    张居正在文官面前,充分展现出霸道的一面,反对大改的官员,轻则降职,重则罢官。

    京官被摆平了,地方上也就没了多少底气。

    有考成法在,地方上推诿也有个度,否则那些失势京官就是他们的下场。

    而最容易闹事儿的地方衙门里的吏员们,却因为朝廷正式给于他们官身,还给每月发放俸禄,反倒是最安心的一批。

    俸禄不多,甚至可能比平时自己捞的还少,可九品之外定的末流,每月也有2石米,年俸六到八两银子不等。

    要知道,按照朝廷俸禄制度,最末流的从九品官员禄米是年七十石,但折色后只有五十石,钞三十贯和没有也没什么区别,这次也改成发银十两。

    吏员被摆平了,地方官员就算想要闹出点动静来也是不能。

    毕竟,他们不会亲自上场,总是安排其他人来做的。

    可现在这些人都有了官身,自然也不愿意拿自己的仕途冒险。

    其实他们本身也算不上入了仕途,但在衙门里总还是有上升空间。

    所以新法推行起来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